吃火烧一定要来保定

——就着小咸菜,喝点小米粥,爽极了!

扫描到手机 河北旅游 来源:燕赵都市报 发布日期:2024-10-10 07:01 字号:T|T

摘要:这些日子,保定驴肉火烧一直爆火。撒贝宁打卡保定,驴肉火烧誉满中国;保定马拉松,驴肉火烧备受青睐……驴肉火烧是保定传统美食,域内店铺众多,清苑区贾家驴肉火烧铺久负盛名,我们去一探究竟。

史新会 文/图

这些日子,保定驴肉火烧一直爆火。撒贝宁打卡保定,驴肉火烧誉满中国;保定马拉松,驴肉火烧备受青睐……驴肉火烧是保定传统美食,域内店铺众多,清苑区贾家驴肉火烧铺久负盛名,我们去一探究竟。

四代传承一锅汤

贾家驴肉火烧铺位于清苑区臧村,离保定东站不远。沿白洋淀大道东行,到臧村路口北拐,走二三百米路西就是“臧乡贾家驴肉”。

贾家驴肉汤锅在村里,掌勺人贾文利说自己58岁,属羊,看着不像,显年轻。说起自家汤锅的历史,谈笑风生,头头是道。

20世纪20年代,贾文利的老爷贾砘子,挑个扁担,走街串巷卖肉,那时牛肉居多。贾文利的爷爷贾金波(贾老毯)子承父业,在保定交易市场买驴卤肉,赶集上庙,卖豆腐脑和驴肉火烧。1938年,抗战爆发,贾金波逃难到石家庄,还是卤肉,1942年回乡。

贾文利的父亲贾怀福哥儿仨,在保定。贾怀福小时候很淘气,被赶回老家,两个弟弟留在保定,成就了他继承汤锅配料、卤制的技艺。他筛选太行驴、东北驴各个年龄段的驴肉反复试验,最后选定3至4岁的太行驴。

“父亲做事一丝不苟,说三件事:他特别干净,尤其是手,三天剪一次指甲,还要用牙刷仔细刷;饭店不能做大,规模大了,就不再是手艺;你做的吃食,自己吃不?自己不吃,干吗卖给别人?这三样,我们一直在坚守。”贾文利的话掷地有声,眼睛里闪着光。贾文利17岁开始屠驴卤肉,已经40余年。

贾家火烧铺几易其名,几易其址。直到2016年,才在村北买地盖起自己的饭店,总算稳定下来。”贾文利说。

贾家驴火最拿硬

“天上龙肉,地下驴肉。”驴肉低脂肪、高蛋白、富含钙、磷、铁,补血、补气、补虚。“驴肉火烧好坏,关键在卤驴肉、打火烧、搋火烧三个环节,环环相扣,丝毫不能马虎。”贾文利说。

卤驴肉,先选好驴。驴分张北驴、东北(锦州)驴和太行(德州)驴。太行驴最好,喂饲料,玉米、大豆、黑豆秸秆尖、籽粒,谷子穗揉着喂驴。“3到4岁的驴肉质最好,公驴比母驴出肉率高、肉质好、有嚼劲,但价格贵。”贾文利说。

入锅还得有料。“每个汤锅都有一锅老汤,连年续用,保持着古老的传承。”贾文利说,“平时每天卤肉,没事,老汤四十八小时能保持不坏。可是到过年一歇几天,老汤最容易坏。怎么办?把汤里的油捞出滤净,汤放在锅里不能再动,一动准坏。”

放肉前,先给锅里的老汤兑水,300斤肉600斤水,大火烧汤,开锅下肉。放肉有先后,不容易软的肉先下。最先放肩膀、腰窝、后尖、头、心肺、弯口;中间放肋板、板肠软肋;最后放肝、护心肉。

放好肉,接着放料,料要散放,包括茴香籽、大料、白芷、山柰、香棒、白蔻、红蔻、香砂、桂皮(肉桂)、公丁香、肉蔻、砂仁等18种作料。贾文利放作料不用秤称,用手抓,他说:“我爷爷、父亲都用手抓,但不是随意,驴的品种、岁数、肥瘦不同,用的作料都不一样,这是多年的积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煮肉。准备停当,大火煮肉。驴的品种、年龄不同,煮的时间也不同,大致1到2个小时。把肉搭出来,晾在锅台四周,晾30分钟到4个小时,直至肉的内外温度和室温相同。再把肉放回锅内,放的顺序和前边一样,肉浸在老汤里12个小时。根据火候和季节不同,考虑是否加火。

肉的里边都进味后,把肉捞出,放置在锅台四周,控油晾透。此时的驴肉,瘦而不柴,香味绵长,软硬适口,鲜香诱人。第二天,就可以进店销售了。

打火烧

“火烧有方有圆,保定火烧是圆的,河间火烧是方的。”贾家火烧铺打火烧的师傅说。刚打出的火烧圆圆的,像十五的月亮,鼓绷绷的,小气蛤蟆一般。

一是和面。打火烧就用普通面粉,越没劲越好,有劲的抻不开。面粉里加盐,10斤面粉2两盐。和面用温水,一斤面加7.5至8两水,和出的面比烙饼的面软点儿。面和好后,醒3至5分钟再用。

二是揪剂。把面放到案板上,揉透,里面不能夹杂生面或小疙瘩。然后,在案板上刷上一层驴油,面放在油上,用擀面杖擀开,擀成一个大长方形,约3公分厚。上面再刷上酥油,开始卷,卷成一个大长卷,像大擀面杖一般。接着揪剂,“揪剂要有准,不能大,也不能小,一个剂2.1两生面,烙成火烧整二两。”打火烧的师傅说,“卷卷儿的时候,先往怀里拉面,一拉,面就薄了,面越薄,卷出的层儿越多。”

三是上铛。面剂拿在手中,中间放一个面团,两手揉捏,面团揉出一个小把儿,揪下,按在下一个面团上,揉好的面团放到饼铛上。“中间加芯,烙出来层儿多。”打火烧的师傅说。

“火烧在炉里要经历四翻两烤,出出进进,前后的火烧要倒个儿,每个火烧也要翻个儿、转圈儿,外焦里嫩,才能出炉。为什么叫火烧?就是因为这个环节。”打火烧的师傅边说边掰开一个火烧,热气、香气扑面而来。

搋火烧

卤好的驴肉,刚出锅的火烧,等待着食客。把驴肉切碎,夹进火烧,这就叫驴肉火烧。

在我们老家,给火烧夹肉叫做搋火烧。这个“搋”字好,不说夹而说搋,以手用力摁压之意,彰显了力度,自带一股狠劲,一股力道在内,听着带劲,觉着肉多。

“‘搋’就是把肉夹进去,那还不简单,错了,可别小看,这里边有许多讲究的。”贾文利说。几斤十几斤的大块儿驴肉,切起来讲究越薄越好,一块肉能切出高高一大堆,如纸一样,透过薄薄的肉片儿能照见对面的人影儿,这才更好吃!

贾文利边切肉边说,根本不用看刀和肉,类似于电脑键盘的盲打:“切肉时身不动膀不摇,全身之力发于手腕儿,刀不离肉,手腕儿上下舞动,肉片飞出。”当年,贾文利在集市上卖火烧,切肉是遭人围观的。

为什么切这么薄?出数儿,搋进火烧,感觉肉多,薄了也好吃好嚼。然后给火烧剌口儿,从正中剌开,剌到六七分为宜,太深容易掉肉,不是正中或剌的浅,那是店家动了心思,偏了浅了可以少搋肉。

“搋是一只手捏着没剌开的半拉火烧两端往里捏,火烧张开嘴;另一只手搋肉,最后,往里摁摁搋实搋满,这叫搋。”贾文利说。搋前还有一个动作,师傅反复抓抖几下肉片,把它抖散蓬松,搋出来显得好看。如果是焖子肉,就更显功夫,无论抓多少下,总会焖子在下面肉在上面,搋出来好像都是肉。

正宗的驴肉,焦黄酥脆的火烧,口剌得正,肉搋得满。一口咬下去,酥脆的外皮,软绵的内瓤,淳香的驴肉,齐齐在齿间迸发,在唇舌中鼓荡,在嘴里融合,上达脑海,下冲肚腹,真是天赐绝品!再配上小米粥,就着小咸菜腌辣椒,双手拿定火烧,大口咬下,猛嚼慢咽,大快朵颐,吃出气势,可劲儿吃吧!

抖音号(舌尖上的非遗)

责任编辑:石家庄 关键字:保定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