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如何从供给侧来遏制当下高房价?

扫描到手机 地产声音 来源:北京时间 发布日期:2017-03-20 07:54 字号:T|T

摘要:从根本上来说,价格的决定因素在于供求关系,人口在增长,商品房的增长没有跟上,价格就会上涨,这是有市场决定的,行政干预不会让价格下降或者增速放缓。

从根本上来说,价格的决定因素在于供求关系,人口在增长,商品房的增长没有跟上,价格就会上涨,这是有市场决定的,行政干预不会让价格下降或者增速放缓。

目前的地方调控政策,几乎都从需求侧入手。什么限购啊,什么限贷啊,事实上作用甚小。总体来说,当前的房价,能买得起的人是少数。在限的人绝大多数都买不起房,而买得起的人很多不在限购之列。不在限的幸运儿中,买不起的人还是买不起,你以为交了五年社保就比交三年社保的人更有钱,别逗了好么。

历次的限购政策,最终的结果都是房价继续上涨,也说明了从需求侧来遏制的方法基本是失效的。所以,不妨试试从供给侧着手,比如在土地供应和房地产行业管理做一些动作。

土地供应这个是大环境,也是制度性优越所在,以便集中力量办大事,建好城市为人民,所以略过。而拍卖也是目前杜绝黑箱操作的最好方式,尽管有弊端,但没有更好的方式之前还是应该支持。不过拍卖规则上可以发挥当地政府的主观能动性,比如根据周边地段的现价和预期提前划定房价的上限,从而在投资利益和民生之间取得平衡。这样就能杜绝开发商的非理性竞价现象,还可以体现地方政府对市民负责任的态度,可谓是一举两得。

当然,自我管理是最难的,上面的方法可能对地方政府而言有些勉为其难。好在供应侧还有开发商,向它们下手要容易得多。别急,这里还有两招管用的:一是实行现金全款拿地;二是取消预售制,必须现房交易。

目前房地产业为什么虚火过大,原因就在于它们是用买房人和银行的钱在投资,把经营风险转移到买房人和银行的头上,这在其他行业是不可思议的。这两个对策只是让房地产行业吐出不该占用的次多,回归到正常的自有资产经营状态。以前开发商几乎不需要考虑资金的使用成本和周转率,实现这两个政策后就不一样了。之前由应付土地款和购房预售款形成的现金流没有了,花的都是股东自有资本,逼着他们盘算每月的资金利息成本,尽快把房子建成并快速回笼资金。以前监管部门头痛的炒地皮、捂盘惜售等现象,不说迎刃而解,但肯定大大好转。

有人可能会说,这样不好吧,预售制早就约定成俗成了行业传统,而且房地产行业经不起这么大的手术。预售制,又称卖楼花,是香港早年因为大火烧毁数千间房屋后而独创的一种模式,旨在解决开发商的资金问题,让市民更快地住进新房。后来上世纪九十年代才被内地学来,扶持当时资金缺乏的房地产业,有着特定的市场背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房地产业早已变成了资金雄厚的大产业,否则哪来众多房产商占据富豪榜的壮观场面。小目标都是一个亿的地产业,肯定能适应现房销售的新政策,不用咱们这些买不起房子的吊丝瞎操心了。

香港60年代的经历也证明,预售制会加大房地产开发的高杠杆和开发商的高负债,从而推高楼价,甚至可以导致金融危机。事实上我们看到的很多恶果就是预售制的负面作用。后来香港政府陆续出台了商品房预售制度的规范性文件,使得预售制更加完善规范,有效规避和防范风险。非常可惜的是,内地只学到香港卖楼花的皮,但没能复制来配套的严格监管。

最重要的一点,全款拿地和现房交易实行之后,对于地方政府的土地收益不会造成任何损害。相反,实行现金全款购地,还能加快地方政府的资金回笼问题,避免出现呆账死账,多赚不少利息呢。至于还有利于提高银行贷款质量和降低金融风险,这些就太大了,不扯了(主要也是扯不来)。

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而言,最关心的就是房价能够慢慢回复到经济学的正常轨迹上来。对于年轻人来说,一套房子的梦想很重要,这关系到人生和事业的未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年轻人有梦想更重要,这关系到社会和经济的未来。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