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CPI同比上涨0.8% 同比涨幅创下五年来的新低

扫描到手机 政策与金融 来源:石家庄日报 发布日期:2015-02-11 08:26 字号:T|T

摘要:国家统计局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延续了去年三四季度以来走势,0.8%的同比涨幅创下五年来新低,当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4.3%。

国家统计局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延续了去年三四季度以来走势,0.8%的同比涨幅创下五年来新低,当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4.3%。

业内认为,物价作为总需求的滞后指标,通胀水平走低反映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依然承压,工业领域结构调整、出清过剩产能仍处“进行时”。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仍未见底的背景下,应做好政策储备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并抓住“时间窗口”适时推进相关价格改革。

在1月份CPI 0.8%的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0.5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0.3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在解读数据时表示,1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比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影响CPI同比涨幅回落0.58个百分点,约占CPI同比涨幅回落的八成。

余秋梅认为,食品价格涨幅的回落主要受到了气温、春节错月等季节性因素影响。1月份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9摄氏度,受此影响之前几月一直领涨的鲜菜价格同比由涨转降,从去年12月份上涨7.2%变为今年1月份下降0.6%。此外,鲜果和水产品价格同比涨幅也出现回落。这三类食品合计影响CPI涨幅回落约0.43个百分点。

“去年春节在1月份,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较多,抬高了今年1月份的对比基数,也是CPI同比涨幅有所回落的原因。”余秋梅说。

在工业领域,1月份我国PPI环比下降1.1%,同比下降4.3%,降幅分别比去年12月加深了0.5和1个百分点。PPI持续下降主要是受国际油价和大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但也与供给端的产能过剩和需求端的相对低迷密不可分,反映出了实体经济仍然面临着一定的下行压力。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学智认为,此轮工业“通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结构性转变”正在进行,这一调整和转变的进程将是渐进的。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供需失衡、市场预期走弱,未来一段时间输入性通缩压力有增无减,预计PPI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看来,中国经济正处于适应新常态的关键期,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总需求对物价的推升力度有限,猪肉等农产品的周期性涨幅明显收敛,从货币环境看也不具备物价大幅反弹的条件,今年物价走势很可能会延续去年下半年以来行情。

专家们表示,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仍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应及时根据经济和金融形势变化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并抓住物价涨幅温和的有利契机,积极推进相关价格改革。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CPI1月CPI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