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总经济师冯俊谈调控、房价和保障房

扫描到手机 政策与金融 来源:澎湃新闻网 发布日期:2014-08-21 11:22 字号:T|T

摘要:房价怎么走? 这个世纪性的问题在中国发酵多年,分为两派,永远在为楼市唱赞歌说房价必涨的任志强;已经说楼市即将崩盘10多年的谢国忠。

房价怎么走?

这个世纪性的问题在中国发酵多年,分为两派,永远在为楼市唱赞歌说房价必涨的任志强;已经说楼市即将崩盘10多年的谢国忠。

此刻,销售放缓,城市分化,一线城市都在观望,部分二三线城市更是库存高高在上,一直抬头高昂的房价真要低头了吗?

住建部给出了一个看不太懂的答案。今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冯俊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时表示,现在的房地产市场确实出现了一定的分化,有些地方库存量过大,有些地方比较短缺。关于这个问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提出了“分类调控”的基本原则。

谈房价:“我没看懂什么叫拐点?”

“拐点是个数学概念。”

冯俊说,总体上说,我们大多数指标都在增长,整个增速在下降,但这并不等于负增长。以前增速那么高,现在增速下降一点儿,也属于市场正常的调节,只有少数指标出现了负增长,比如新开工面积、销售面积、成交量。关于这个问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提出了“分类调控”的基本原则。对那些库存量大的,供过于求的城市,要执行好首套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贷款利率优惠的政策,目的是满足自住型的、改善性住房需求;对供求矛盾比较突出、房价上涨压力比较大的城市,要加快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供应,形成有效供给,继续遏制投资投机型需求,也要增加共有产权住房的供应。

谈保障房:《城镇住房保障条例》将上报国务院

棚户区改造是保障房的重点工程。今年700万套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中470万套是棚户区改造。

如此体量的改造费用从何而来,是最关心的问题。冯俊介绍,解决棚户区改造的资金问题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大各级财政的支持力度。虽然财政资金是有限的,但是把有限的资金向民生倾斜。二是金融支持,通过银行的信贷,利息较低、贷款期较长的信贷资金支持棚户区改造。三是不久前国家发改委发了关于发行棚户区改造企业债的文件,支持通过企业债的方式筹集资金。四是鼓励和吸引民间资金投入棚户区改造。五是现在很多棚户区的开发价值相对比较低,通过商业运作的条件比较差。但总是还有一些棚户区改造可以通过商业运作模式进行,以丰补歉。

今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1980亿元,较去年实际下达数增加250亿元。截至4月底,已开工286万套(其中各类棚户区184万套),基本建成125万套,分别占全年目标任务的40%和25%,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1到4月份,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3600亿元,比去年同期多1100亿元。随着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大规模实施,我国住房保障政策体系和组织实施机制也日臻完善。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确定了“十二五”时期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户)、2013年至2017年改造各类棚户区1000万户的目标。2011年至2013年底,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累计开工近2500万套(其中,棚户区改造近1100万户),基本建成1500多万套。到2013年底,全国累计用实物方式解决了3400万户城镇家庭的住房困难(其中,2011年至2013年间新增解决了约1200万户)。

保障房退出问题将在《城镇住房保障条例》得以解决。《条例》在今年3月28日开始向全社会征求意见。“目前的住房保障制度退出机制正在不断完善过程中,现在起草的《住房保障条例》也有这样一个原则,随着收入不断提高,租金水平逐步提高,使得总体的住房支出和支付能力相适应,一直到租金比较高就达到市场租金了,实际上也就退出了福利机制。”冯俊表示,在不太长的时间里,经过一定程序,《城镇住房保障条例》就可以上报国务院了。《条例》的出台,将解决民众关心的使住房保障工作有法可依的问题,能够使住房保障中的各项矛盾得以妥善处理,使老百姓的权利得到保障。

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一个目标,到“十二五”末期使得能够享受实物住房保障的家庭占城镇家庭户数的20%。 

责任编辑:李璐 关键字:澎湃,Paper,The

相关阅读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