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进入实质性提速阶段(2)

扫描到手机 政策与金融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日期:2014-08-08 07:38 字号:T|T

摘要: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证实,国务院目前已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担任该小组组长。

打破行政壁垒重在制度创新

有专家表示,京津冀三个行政区划之间由于存在不同的层级划分,这种等级化的城市管理体制造成了三地之间不对等的话语权,也使得各行政区之间的沟通出现了障碍。有多位专家在论坛上表示,目前各个行政区之间的行政壁垒问题已经成为阻碍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谓行政壁垒在中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不能回避的问题。”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主任李铁分析认为“除了跨区域的交通设施的配置,中国整个基础设施的供给和审批程序都是按行政区划来申报的。由于各行政区为了保自己的资源不至于外溢,才造成了在基础设施的配置上,各区域之间缺乏有效的连接。”

“现有制度框架内解决一个协调问题,那只能解决一些比较小的问题。”联办财经研究院院长、原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许善达认为,大的制度问题光靠各个部门的沟通是难以解决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这三个区域的行政机构联合在一起,或是由国务院、发改委牵头组建这样一个更高的机构,有关的政府部门都在这个机构之下,以制度创新提出这个问题。

产业结构差异最受关注

从目前来看,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产业结构差异问题则是讨论最多的问题。事实上,京津冀三地的产业发展由于历史和政治方面的原因,从一开始就存在着差异,并且这种差异随着经济的发展,还在加大。

“京津冀三地间的产业结构不同,公共服务差距也特别明显。”李铁在论坛上表示,“目前,业界普遍高估了大型城市对于周边的辐射作用。”据他介绍,现阶段这三地间有很大的差距:北京以服务业带动为主,天津工业化中后期,河北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但是也有与会专家认为,三地之间的差异性为京津冀地区提供了一个互补发展的机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就指出,由于京津冀三地之间的产业结构存在着差异性,才使得京津冀一体化过程存在分工合作的基础,能够避免同类行业竞争造成的资源浪费。

■ 把脉

交通瓶颈亟须打破

“无论是天津的机场、北京的机场,最终到达目的地全靠几条公路疏散。”山水文园集团总裁张晓梅认为,目前制约京津冀区域快速发展的不是土地规模、不是产业园区支撑能力,而是交通管网的承载力。

据记者了解,尽管目前北京周边有多条高速公路构成的高速路网,但是城市的外延和扩张却大多是沿着轨道交通网络进行的。目前,北京周边高速公路网的拥堵已经影响到了区域协同发展的进程。

“京津冀一体化的框架下,需要重新构建一个综合的交通网络概念。”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杜立群认为,这一概念应包括航空、港口、铁路还有公路,让这些交通方式能够形成体系,而不应像过去那样,只重视单一发展。

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还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体制,需要打破行政区划格局和市场的封锁。因为北京、天津、河北都是独立的一个单位,要推进协同发展,需要形成以经济区划为单位的资源配置,才能够促进人流、物流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使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真正的成效。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京津冀一体化京津冀一体化实质阶段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