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企业外迁前夜 河北只见房价涨不见产业签约(2)

扫描到手机 各地楼市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日期:2014-04-13 09:13 字号:T|T

摘要: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对接上,各地政府部门的态度都很积极,但结果却令人遗憾,其表现就是只见“房价上涨,不见产业签约”。

“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具体方案。”北京市卫计委近日表示,北京将鼓励、推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向京外周边地区发展。“北京企业外迁,政府部门的作用只能是引导疏散,至于如何对接,天津、河北也有选择权,不能强迫。”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研究所所长肖金成表示。

河北积极应对

相比产业转移,环北京地区的楼市升温迅速。

涿州现在主打的是高铁概念,高铁涿州站附近的几个楼盘根据户型的不同,价格在每平方米7500元到1万元之间。相比之前,上涨了2000元以上。

在过去的十余年,廊坊、涿州等河北城市多次提出要和京津一体化,但肖金成认为,三地政府利益难以调和导致规划协调不力,难以真正形成协调发展。

安邦城市经济高级研究员唐黎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首先要有重点地对接首都的功能纾解,如廊坊、保定、固安等条件具备的可先行规划,承担北京的部分功能。

过去一年,廊坊狠抓园区平台建设,依托园区平台,打好对接京津攻坚战。4月8日,廊坊市商务局投资促进中心一官员向记者强调,随着京台高速的通车,园区平台日臻完善等优势逐渐凸显。 

“今年,廊坊将换挡提速、加快崛起,毫不动摇地拓展园区平台,着力提升项目承载空间。”廊坊市一位官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几年,廊坊的固安县、大厂县、三河市等地,已成为环京津区域内最具活力的经济板块。“这些地方在对接京津产业、布局高端产业、产城一体、产城融合发展等方面,已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探索,逐渐建立了在环京津区域内的影响力。”他说。

当然,北京在京津冀一体化中处于强势主导地位。发改委地区经济司一位官员曾坦言,过去10年间,京津冀三地始终在行政体制的怪圈中打转,原因很简单,就是背后的利益博弈非常激烈。“过去在对接政策上,光有雷声未见雨点,最终变成了‘只见房产,未见产业’的怪象。”据唐黎明分析,主要是北京一直不愿意放弃既有资源。

直到2011年,以北京为核心的首都经济圈再次提出,重新引发了三方利益的争夺。“首都经济圈规划提了很久,推进的确较慢,而区域之间的协调往往存在利益的重新分配,需要壮士断腕的决心。”肖金成表示。就此,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建议,应建立国家层面的京津冀协调委员会,以促进京津冀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值班采编 关键字:北京企业河北房价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