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把房子盖在工厂里或可防污染

扫描到手机 地产声音 来源:中新网 发布日期:2014-03-11 06:10 字号:T|T

摘要: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三局董事长陈华元10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提出了推动建筑工业化,把房子放在工厂里盖的解决方案。

当建筑工地的施工扬尘和车辆运输扬尘成为城市PM2.5的重要来源,如何推动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传统建筑业升级就成为各方思考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三局董事长陈华元10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提出了推动建筑工业化,把房子放在工厂里盖的解决方案。

建筑工业化,是指通过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和科学管理的大工业生产方式,来代替传统建筑业中分散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其主要标志是建筑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组织管理科学化。

陈华元表示,目前,建筑工业化结构体系在国外建筑领域的应用已相当成熟,尤其在发达国家建筑市场占有率高达70%以上。虽然建筑工业化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即使在大城市,工业化生产率也不高。

他指出,目前,国内的建筑业依然还是以粗放型发展方式为主,浪费非常严重,大量现场湿作业的传统生产方式存在着能耗高、资源消耗大、质量和安全问题多、建筑市场劳动力成本逐渐升高且资源短缺、建筑业科技含量低、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陈华元表示,目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到2020年,中国城镇人口料将再增加3亿,这一过程将伴随着住房需求大量释放。因此,在这个节点加快推进建筑工业化,促进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势在必行。

在陈华元看来,目前,制约中国建筑工业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方面,在基础理论与试验研究、工业化建筑设计、构配件加工制作和专业化施工安装等方面均缺乏专门针对建筑工业化发展的技术支持;

标准和规范方面,工业化技术和国内现行的建筑技术标准、规范不兼容,使得设计、审批、验收无标准可依;

产业政策方面,企业发展建筑工业化,面临着前期投入研发经费大、社会资源缺乏、规模效应难以体现、开发成本提高的现状,在没有国家鼓励支持政策的情况下,企业缺乏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动力;

行业管理体制方面,现行的设计管理、招投标管理、施工管理以及构件生产的管理,大部分环节适应于传统建造方式,建筑各环节相互割裂、各自独立,缺乏针对预制生产技术的系统管理制度,严重制约了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为加快推进建筑工业化进程,陈华元在本次全国两会上提出了一揽子的解决方案:

一是根据形势的发展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用法律手段推进建筑工业化;

二是完善建筑工业化在规划、勘察、设计、生产、施工、验收和运营等各环节的标准和规范,包括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等,并使之相互衔接,自成体系,使建筑工业化有据可依;

三是加强建筑工业化技术研究,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健全构部件产品、施工安装以及工业化建筑质量控制等技术体系,为建筑工业化提供技术保障;

四是加快制订土地、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激励政策,提高实施主体的积极性;

五是政府投资的国家机关、学校、医院、科技馆、体育馆、保障性住房以及其他大型公共建筑,应该规定须采用建筑工业化的成套技术;

六是培育和发展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建筑工业化龙头企业,鼓励上下游产业链资源整合,形成具有建筑工业化设计、制造、施工能力的产业集团,发挥产业联动优势;

七是提高建筑工业化在社会中的认知度、认同度,引导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为推动建筑工业化营造良好的氛围。

责任编辑:张燕凯 关键字:建筑工业化房子人大代表盖房子工地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