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专家:京津冀一体化对北京房价影响不大(2)

扫描到手机 地产声音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日期:2014-03-07 07:28 字号:T|T

摘要: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在当下认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将如何发展?北京的房价不会单独受区域一体化太大的影响。北京周边随着产业发展和人口聚集,实现产城一体化,一些区域房价可能会得到新的支撑。

首规委或可升级京津冀协调委

新京报:你如何评价过去多年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水平?

肖金成:一体化没有一个标准,不好用指标来评价。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存在协调难度比较大的问题。“十二五”规划提出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在此之前有关部门还编制过京津冀都市圈规划,2006年开始编制,快十年了也没有正式出台。

新京报:这种规划和协调难度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

肖金成:原因很多,京津冀两市一省区域范围很大,其中有两个直辖市,谁来协调?

新京报:为解决协调难的问题,有没有可能成立一个更高层次的协调机构?

肖金成:如果有一个协调机构,当然更有利于京津冀合作。但是,京津冀两市一省,长三角是两省一市,还有一些跨省的经济合作区域,甚至还有更大范围的经济区,是不是都要设立一个协调机构?这会有一个比照的问题。

京津冀如果建立一个市长联席会议制度,京津冀加上河北下辖市,一起来协商,也是可行的。长三角就是这种架构。不过,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到京津冀,效果如何还不好说。

原来有个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带有中央派出的性质,如果能把它变为京津冀协调委员会,由中央高层出面,提升其协调能力,这也可以作为一个选项。

有合作基础 但要明确各市功能

新京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在您看来,目前这种思维定式有哪些表现?

肖金成:主要是大家还是想自己管好行政辖区内的事,把经济发展好,把基础设施建设好,把社会稳定好,把城市建设好,很少考虑别的地方。例如周边的地方是不是能共同发展?路能不能和外面连接起来,产业链条能不能延伸到周边?

新京报:如何看待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

肖金成:京津冀三地,本来就是一个区域共同体,共同发展的基础是存在的。北京、天津面积小,是典型的城市形态;河北面积大,是一个区域。城市的发展要有区域的支撑,区域的发展要靠城市的带动。

新京报:北京市主要领导也表示要克服行政辖区惯性思维的束缚,要调整疏解城市功能。您认为三地协同发展特别是产业结构调整,具体可以怎样做?

肖金成:京津及河北各个城市可以明确功能及分工,缩小发展差距。虽然在财政上,三口锅不能变成一口锅,但在米的分配方面可以均衡化。

北京肩负首都功能,除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的首都功能外,其余的都可以转移出去;重点发展服务业,制造业、石化、汽车、IT产业都转移出去。天津发展高端产业,一般制造业也应该限制;一般制造业应由河北发展。

新京报:您怎样看待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房价的影响?

肖金成:房地产不是这一进程中的大问题。北京的房价背后有系统性的因素,有产业和人口的转移,也会有新的产业发展和人口进入,北京的房价不会单独受区域一体化太大的影响。北京周边随着产业发展和人口聚集,实现产城一体化,一些区域房价可能会得到新的支撑。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