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河北准备做好了 明确分工

扫描到手机 石家庄资讯 来源:燕赵晚报 发布日期:2014-03-07 06:57 字号:T|T

摘要:针对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是否会利益争夺这个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工业与信息化厅厅长王昌表示,按照顶层设计规划,京津冀会有明确分工。

首都经济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从渤海之滨到燕赵大地,科学发展的热潮方兴未艾。两会期间,京津冀三地的代表、委员纷纷为京津冀一体化的科学发展建言献计。也有不少代表、委员,指出了协同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存在的一些困难。

北京代表:

三地协同发展 北京要做好“舍”的文章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士祥接受采访时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即将出台。

“京津冀三地正在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首先是功能的规划,京津冀要统筹研究;第二是交通问题;第三个是环境治理。国家发改委也正在研究这个规划,并已征求了若干次意见,很快就要出台。”

李士祥特别强调,协同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交通问题。“像城铁,北京到天津半个小时就解决了,有的住在北京郊区进城都不可能这么快。”李士祥表示,产业功能的转移是一个发展过程,比如批发市场、物流。过去,这些产业在北京起到了供给、就业、促进税收的作用,但现在人口聚集、交通拥堵,他们自己也觉得不方便了,成本高了。像这些都可以按照首都经济圈的思维,把基础环境创造好,让企业选择,我们反对单纯行政思维,一定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不是简单的行政命令。

“我们要输出的是批发市场、长途车站、混凝土搅拌站和沙石料,天津、河北需要输入的是央企总部、金融、高校、医院。”全国人大代表、北京丰台区委书记李超钢表示,对于北京来说,主要是做好“舍”的文章,这个舍绝对不是施舍,更不能是以邻为壑,而要服从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的要求,有退有进、有舍有得。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认为,站在推动国家战略的高度,京津冀科技合作要做好三件事。

一是“促联合”,支持三地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和技术标准创制,共同申请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和产业化项目,联合建设实验室、工程中心、中试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二是“促对接”,发挥中关村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鼓励、支持北京创新主体在天津和河北建设科技孵化器、研发和制造基地、科技园区和产业基地,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对接合作。

三是“促转化”,加快科技成果示范应用和推广普及,加强科技创新对京津冀区域大气污染治理、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使用、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的支撑力度。

河北代表:

协同发展有明确分工 河北准备好了

针对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是否会利益争夺这个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工业与信息化厅厅长王昌表示,按照顶层设计规划,京津冀会有明确分工。比如,北京不上工业项目,可以利用资源搞服务业,把生产环节放到河北,研发环节放到北京,这是很合理的布局。

此外,王昌认为在一体化过程中就要建一些中小型的、服务功能齐全的卫星城市,把北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的资源分流出来,在这个区域,企业、百姓也能享受到北京的待遇。

谈及对接京津,全国人大代表、沧州市委书记焦彦龙表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沧州绝不仅仅是行政区域中心城市,而要成为“京津都市圈次中心城市、环渤海冀鲁交界处区域中心城市”。

焦彦龙认为沧州有几大优势。港口优势,黄骅港口功能日趋完善,为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带来便利,随着京沧高速全线通车,黄骅港也可成为北京的出海口。交通优势,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乘京沪高铁沧州至北京只需51分钟,沧州真正融入京津1小时交通圈。现开工建设的北京国际新机场距沧州只有1小时。沿海临港土地资源优势,沿海有200多万亩未利用地,是京津转移产业的“黄金宝地”。产业基础优势,建有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18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和工业聚集区。

焦彦龙表示,沧州将加快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利用黄骅港、东部沿海滩涂荒地未利用地等优势,推动京津需要转移的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向沿海地区集聚。支持京津大型企业参与东部沿海地区开发建设,共建临港产业基地。在人才引进方面,鼓励企业在京津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或引导企业与京津科研院所、高校联合建立研发机构、技术服务平台,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吸引京津各类人才到沧州兴业创业,全力打造京津地区科技应用和人才发展基地。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京津冀一体化河北京津冀一体化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