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副部长

旧城工作新城居住这类新城是失败的(5)

扫描到手机 地产声音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日期:2014-02-24 07:20 字号:T|T

摘要:就像北京的回龙观,30万人口的新城区里很少有就业岗位。大部分人早上涌到老城里来,晚上又涌回新城,造成巨大的钟摆式城市交通。实践证明,这类新城是失败的。

如果要保持紧凑式的城镇空间密度,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城市规划中尽可能不出现各种功能单一的“区”,而要走向具有复合功能的新城。对于这些新城的数量、坐落和规划,也要严格把关。

第二,防止无序的农村建设用地审批。不少地方农村建设用地管理极为粗放,有些人还提出农村的建设用地要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如果那样的话,原来规划中用以为农业生产配套服务的建设用地很可能就会被资本扭曲。

第三,工矿用地粗放问题。前几年,各级政府热衷于各类开发区的扩建,造成工矿用地成倍增长,已成为滥占耕地、粗放用地的主要推手之一。

第四,小产权房问题。小产权房其实就是占用农地盖房。换句话说,就是农民不种粮食而改“种房子”以争取收入。小产权房的诱惑力很大,尤其是在地价高的一些城市。这种小产权房建设根本不按照城市规划,建筑质量也无法保证。如果城市就在一重又一重的小产权房建设浪潮中一步步向前蔓延,那就很可能成为一种失控的摊大饼运动,城市低密度蔓延就会产生、加剧。

第五,因高速公路过度建设而导致的大量私家车出行。有人算过一笔账,如果中国走美国式的城市蔓延发展道路,把所有耕地都拿来作停车场、交通道路都不够,由此被耗用的汽油将是3个地球的石油供应量。而这样的错误一旦形成,后人是没法纠正的。美国现在的城市蔓延问题就是奥巴马纠正不了的。他要推动“绿色革命”,号召美国人回到城里住,但应者寥寥。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健康和谐的城镇化是由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和政府有形的手相互合理作用的结果。现在最怕政府这只手乱动。如果在大的决策上出现错误或者触动了上面所讲的几条底线,那将来的后果是很难纠正的。

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决策是长久之计。这里所说的“以人为本”,不仅是要满足现代人的需要,还要关心下一代的生活发展空间和资源需要。若是自顾自地“寅吃卯粮”,我们这个社会的发展将难以持续。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回龙观仇保兴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