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障房不能入市交易是对人民的负责

扫描到手机 各地楼市 来源:观点地产网 发布日期:2014-01-24 07:08 字号:T|T

摘要:关于这项政策,已经呼吁了很多年了。其实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保障房只能用于自住需求,人们对房子的热情就会大大降低。

关于这项政策,已经呼吁了很多年了。其实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保障房只能用于自住需求,人们对房子的热情就会大大降低。

今年的北京两会动静还真不小,先是声势浩大地要压缩人口规模,后来是大张旗鼓地要提着脑袋治理雾霾,23日又放出风来说保障性住房不再允许上市交易了,只能由政府回购,保障房只能用于公民自住,不能作为投资品了。这似乎就像一声霹雳震天响,必将对楼市产生天翻地覆般的重大影响。

关于这项政策,已经呼吁了很多年了。其实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保障房只能用于自住需求,人们对房子的热情就会大大降低。即使是现在,在号称史上最严的调控下,大多数的购房者依然是投资需求,这正是推动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王安顺市长在去年的两会上就表示:“我今天给大家一个坚定的、明确的信号。我要提醒市民,不要上当,二手房房价的问题有舆论炒作的成分。有些开发商、中间商,有些想出售房子的人等,一起来‘托市’,制造恐慌,给出未来房价要暴涨的预期。”但是,一年来,北京坚定不移的调控还是以失败告终了。

今年的两会上,王市长、郭书记等领导都没有在对楼市表态,都不好意思说了吧。但是,这种政策的出台,比领导讲多少话都有效的多,这是值得欢迎的。以前,北京出台了很多的政策,也搞了很多形式的保障房,但是,由于最后所有房子都流向了市场,成为商品房被炒来炒去,这恐怕就是楼市调控失败的最大原因。如果早有这样的政策出台,人们对经济适用房的质疑也就没有这么大了,经济适用房在政府回购后继续作为经济适用房使用,就可以不用取消这样的好政策了。当时,人们质疑经适房的理由就是,经适房最后都成了投资品,成了权力阶层获取暴利的腐败根源。政府回购确实是一招好棋,彻底砍断了寄生在保障房里面的腐败链条。

保障房不外流商品房市场,保障房的存量就会大大增加。对保障房严格管理,就是对人民的负责任。根据《北京市城镇居民基本住房保障条例(草案)》,主要制度设计包括以下方面:首先参考农村宅基地方式,由政府提供基本住房建设用地,购房者提供建设资金,为城镇居民及符合一定条件的人群提供基本住房保障。基本住房以非营利性为原则,封闭运行。基本住房不能进入市场交易,只能在符合保障条件的主体之间流通。彻底切断基本住房与商品住宅市场的联系,消除基本住房的投资属性,使得政府和购买人都无法获得住宅市场价格上涨的利益。同时,保障房要坚持共有产权和有限产权制度。以出售形式提供的基本住房,政府与购房人共同持有产权。购房人持有的产权只能由政府回购,不能向第三方转让。购房人对房屋的占有、使用和处分的权利,受到法规规定的严格限制。

以前骗购保障房由于违法成本较低,一直屡禁不绝,而加大惩处力度也成为代表关注的焦点。根据《条例(草案)》建议,除了取消资格收回住房外,骗购者还面临数万元罚款,直至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不符合基本住房保障条件的家庭以隐瞒或者虚报人口、户籍、年龄、婚姻、收入、财产和住房等状况的方式弄虚作假,或者采取贿赂等不正当手段,申请基本住房的,由北京市基本住房保障中心驳回其申请,处3万元罚款,并自驳回其申请之日起十年内不予受理其住房保障申请。

背景资料:北京的保障房

1998年10月29日。以回龙观、天通苑、建东苑等为代表的19个首批经适房项目在北京市房地产交易中心集中展示,拉开了经适房在北京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序幕。早期的住房保障制度并不完善,资格审核也不严格,导致了一些并不符合保障标准的家庭,住上了经适房。

2007年9月底。北京完善后的经适房和廉租房制度面世,不但细化了家庭收入、资产、住房面积等门槛,而且采用严格的“三级审核、两次公示”制度,保证分配的公平公正。

2008年3月26日。北京在全国创新推出限价房制度。其准入门槛比经适房有所放宽,一些买不起商品房又不符合经适房资格的夹心层家庭,可通过限价房来解决住房难题。

2009年8月。北京成为全国首个推出公租房的城市。在京工作一定年限的外地人也可以享受这一福利。

2013年10月。北京再度在全国首创了自住型商品住房,以解决夹心层住房问题。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北京保障房保障房不能入市交易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