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购令下谁在北京买豪宅:越有钱越会钻空子(2)

扫描到手机 各地楼市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发布日期:2013-11-25 15:26 字号:T|T

摘要:尽管11月初北京市住建委停批单价4万元以上高端项目的传闻在豪宅市场引起了不小的波动,但并未撼动高端豪宅的根基。“高端项目不愁卖”在业界依然是共识。

谁在买豪宅?

如果说“限高令”并未引发高端豪宅销售和购买链条上的变动,那么什么群体是豪宅的购买人群呢?

“东边的豪宅消费人群更国际化一些,西边就相对个性化,如IT业、设计类行业。”刘东认为不同区域豪宅呈现的不同客群特征也较为明显。无论是哪些区域,都有各行各业的精英群体,比如上市公司的高管人群是购房群体中比较典型的客户。还有一些私营企业家,也是一部分主要人群。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专业人士,如律师、会计师等高收入者。

盛家林也有同样的看法。他告诉记者像中央别墅区,从叠拼到独栋、从几百万到上亿元都有,产品不同所对应的人群亦不同。以中央别墅区的财富公馆来说,很多人买来用做私人会所,而买龙湖系产品的人群又对生活品位有一定要求。

其实,在豪宅购买人群中,很多人都忽视了另一部分高端群体,即港澳台人士。恰恰是在京城的最稀缺地段的东二环、东三环及CBD区域,他们是豪宅项目的主力或次主力客群。

“很多买高端豪宅的客户来自港澳和台湾地区,主要是港台人士。他们买房很挑剔,大都在北京二环周边,项目要够高端,品质要足够好。在这个区域保守地说有1/3的港台人群购买。”上述豪宅从业人士告诉记者,他们大多集中在CBD、燕莎、三元桥包括丽都区域,这些区域的港台购房人群都不在少数。

据知情人士透露,东直门交通枢纽附近某外资背景的项目,其购买人群3/4的客户为港台人士。而且台湾人在京购房相比香港人多。以二、三环为主的区域豪宅有将近4成左右是台湾和香港人购买。

审批引非议

依照当前的北京住宅限购政策,非京籍购房者须满足“连续五年缴纳社会保险”的条件,港台人士在京购房政策则相对宽松。这或许是港澳台客户在京购买的主要因素。

“首先要到出入境管理局办理在京购房审批证明,证明在内地买房是允许的,会在北京没有任何住房。如果名下有房的也不允许。满足这两个条件就可以买房。”东三环京广中心附近某高端豪宅项目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港澳台人士购房政策相对宽松,最多只要满1年的居住期限,再提交相关的证明就可以购房”。

该人士还告诉记者,港台人士在京购房还有一个优势。他们绝大部分买房用美元,因为可以结汇。如果在外资银行贷款还可以在港台地区还款,比如在汇丰银行、渣打银行贷款,可以直接从香港还款,而且美元利率很低。

记者查阅相关政策发现,在2006年7月11日,商务部等六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其中规定,在境内工作、学习时间超过1年的境外个人可以购买符合实际需要的自用、自住商品房,不得购买非自用、非自住商品房。7月20日,北京市住建委又向各开发企业下发了紧急通知,通知规定港澳台地区居民和华侨在境内“暂定只能购买一套住宅”,并于7月21日起执行。

2011年4月北京市住建委发布了“关于境外机构和境外个人购买商品房有关问题的通知”,再次明确提出,境外个人在本市购买自住商品房的,一人只能购买一套住宅。并明确地规定,在办理预售登记和权属登记时,除提交房屋交易权属管理部门有关登记规范规定的文件外,还应分别提交以下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一份:港澳人员提交有效的《港澳人员来往内地通行证》和《港澳居民身份证》、台湾居民提交有效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港澳台个人和华侨还需提交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出具的《境外个人在境内居留状况证明》。

在上述业内人士看来,港澳台人士只要到出入境管理处开个居住情况证明,证明没有房产就可以购房。而且夫妻双方很难查到结婚记录,这样两个人还可以分别买一套。

随着限购政策的升级,很多人对于港台人士的限购政策现状存在非议,但也有支持者。“从北京城市本身的角度看,北京是世界城市,还是欢迎港澳台人士,因为不能说让他们在北京没有安身之所,而且港台的企业将资本留在北京也是好事。”刘东表示。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北京豪宅限购令下豪宅豪宅钻空子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