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经适房应退出市场(2)

扫描到手机 地产声音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日期:2013-11-11 17:35 字号:T|T

摘要: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上提出“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后,作为房地产和住房保障主管部门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经开始考虑将“公租房并轨”作为调整现有住房供应体系的突破口。

当然,市场也不是万能的。很多低收入阶层的居住问题确实是一个麻烦问题。关键看是否带有产权性质。有产权性质的住房,无论是否打着保障房的名义,政府都应少干预;如果不带产权性质的住房,政府提供兜底保障无可非议—这也是新加坡等国的经验。中国过去十几年经济适用房建设的教训已经足够深刻:由政府提供产权性住房则意味着会产生道德风险—此前北京两限房就传出有市民为了住房而主动拒绝企业给其加薪的要求。

事实上,早在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就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创见的建议:采取与住房市场没有具体联系的补贴政策。具体到住房领域,则可以采取租房券形式,由政府给那些低于特定收入的群体每月一定的租房券,而房东则通过房券获得资金。这么做有两个好处,一个是避免了巨大的财政风险,因为政府不需要直接建设各种房屋;第二是租房券制度可以让出租房改善服务—如果服务不佳,那么房券持有人就可以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选择合适的房东。

无论是增加供给还是租房券制度,归根结底,如果要让中国的住宅市场更加完善,关键一点是要注意经济规律,而不要以调控的名义来扭曲市场,这可能是最近十年中最大的教训。

(作者为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

经适房的二十年

酝酿 1991年

6月,国务院提出,“大力发展经济适用的商品房,优先解决无房户和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

开建 1998年

国家为了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和启动市场消费,经适房于1998年适时推出,用以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

发展 1999年-2005年

全国各地的经适房在短短几年内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无论开工面积和项目数量都在成倍增加,经适房迎来高速发展时期。

质疑 2005年-2006年

经适房小区出现大量闲置“豪宅”,已售经适房呈现“高租售率”,经适房难买,经适房往往流向与权力接近的居民等质疑引起社会关注。

转型 2006年

建设部称,经适房将一改以往出售的形式,面向低收入人群出租。租赁型经适房将是未来发展方向。

停建 2013年

报道称,面向两类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出售的1811套经适房将是深圳提供的最后一批经适房。其实,从2012年起,广东、江西、河南等地已陆续开始停止建设经适房。

责任编辑:张燕凯 关键字:住房经适房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