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虹:房价上涨不能归咎于调控不力

扫描到手机 地产声音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日期:2013-10-23 10:11 字号:T|T

摘要:回顾近几年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限购、限贷、限价、房产税试点、二手房征20%个人所得税等组合拳频出,力度已经不小。为何调控效果与百姓预期仍相差甚远?

回顾近几年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限购、限贷、限价、房产税试点、二手房征20%个人所得税等组合拳频出,力度已经不小。为何调控效果与百姓预期仍相差甚远?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在接受采访时说,“部分城市房价上涨明显,是众多社会问题的集中表现,其背后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不能简单地归咎于调控政策不力,尽管调控政策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秦虹认为,自2010年以来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基调,是在住房市场上抑制投机需求、满足合理需求。这有利于缩小在住房资源占有和消费上的不平衡,对解决目前住房存在的主要矛盾,针对性比以往更强。

首先,大城市房价高企是区域、城市发展不均衡的必然表现。目前,大量刚性购房需求集中于东部中心大城市,造成住宅供应压力极大。这对下一步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如何更多更好地发展次中心城市,科学发展城市群,提出了紧迫的挑战。

其次,房价明显上涨也是一种货币现象。在货币资产保值增值渠道少、实体经济发展减速等情形下,人们把对居住条件的改善与私人财富累积的需求叠加在一起, 买房愿望特别迫切。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长,如何解决居民货币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增加更多的投资渠道也是缓解购房需求压力的重要方面。

再次,房价高企又是社会管理和法律制度亟待完善的表现。住房不仅是解决住的问题,还捆绑了社会功能,使本应是先租后买的住房梯级消费变成了必须买房的需 求,加剧了市场供应紧张。例如,在各大城市,学区房价格上涨最快,为什么?主要是不买房就不能落户解决小学生就近入学的问题。再有,租房稳定性差,居住管 理、租房管理等法律制度还不完善,所以人们不愿意租房更愿意买房。

此外,房价高企也受到土地供给制度的影响。地方财政各种资金需求都对土地收益依赖过大。如果商住用地的供应量不足且价格持续上升,又怎能让房价下降呢?

以上这些房价高企的背后原因,又有多少是调控政策能够解决的呢?“恐怕既需要完善调控政策,也需要更广泛深入的改革才行。”秦虹说。

责任编辑:张燕凯 关键字:秦虹房价上涨楼市调控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