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中国房价泡沫不一定会很快破灭

扫描到手机 地产声音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发布日期:2013-10-22 07:37 字号:T|T

摘要:在美国房地产泡沫最疯狂的时期,席勒成功地用模型预测了房地产市场过热、可能出现硬着陆的问题。他曾创立了“凯斯—席勒指数”,这一指数可以反映不同地区美国房屋价格,包括全美房屋价格指数、20城综合指数和10城综合指数等。

席勒预言:

中国房价泡沫不一定会很快破灭

虽然新获诺奖的三位经济学家尚没有对中国市场做过定量分析,但很明显,席勒在中国的影响更大,对于非理性中国市场来说,席勒的观点更深入人心。

朱宁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法玛教授的"有效市场假说"在美国并未得到证实,汉森教授做的是学术工具,是比较具体地用某些测量方法来验证资产定价的理论,而席勒教授的行为金融理论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借鉴意义。”

在美国房地产泡沫最疯狂的时期,席勒成功地用模型预测了房地产市场过热、可能出现硬着陆的问题。他曾创立了“凯斯—席勒指数”,这一指数可以反映不同地区美国房屋价格,包括全美房屋价格指数、20城综合指数和10城综合指数等。

朱宁认为这是席勒重大的研究贡献之一,即对于不同资产类别,主要是通过房地产和股票市场的长期波动率来研究整个市场长期的估值水平所出现的大规模波动。股票的估值水平就是市净率或者市盈率,而房地产的估值水平往往是用房价或者房租与收入的比率,席勒收集过美国100多年来的有关数据,并通过他对全球资本市场的了解形成一种理论:从长期来讲,任何一种资产定价的水平都不可能长期偏离历史平均水平,在这种假设的前提下,他比较成功地预判了1999年和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2005年和2007年的房地产泡沫。

“不过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讲,席勒教授的观点在北美也曾遭受过不少质疑。”朱宁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因为从2004年开始,他就认为美国的房地产市场估值过高了,但其实从2004年到2007年美国的房价仍旧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上涨,所以经济学家的预测并不是在一个具体时间内永远正确的,但至少从几次事件看来,他对大趋势的判断还是非常准确的。他也反复在自己的研究和书中提到,资产价值严重偏离基本面,那么一定会产生大泡沫,但并不能保证泡沫在短时间内就会破灭。”

在2011年,席勒来华参加夏季达沃斯论坛时,就曾直言中国房地产存在泡沫。在去年12月,他再次来访中国之际,朱宁也曾与他做过关于中国房价的讨论,席勒的观点是,从国际和历史水平来讲,中国房价显然是高估了,但是资产价格过高和泡沫并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很可能高估的资产价格可以维持一段时间,泡沫不一定很快会破灭,他个人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需要更多政策关注。

责任编辑:张燕凯 关键字:席勒诺奖得主中国房价楼市泡沫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