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问“地王”:谁给了房企挥金如土的底气?(6)

扫描到手机 土地市场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日期:2013-09-10 10:12 字号:T|T

摘要:住宅用地的供应,并不少,但是高昂的地价只有建设高档住宅甚至是豪宅才能保证开发商的利润,而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普通住宅的缺口是最大的。供给结构的失衡,造成了有效供给不足,进一步推涨了房价。

5问地王:

如何给地方财政松绑?

“中国经济高度依赖房地产,硬性挤泡沫的举措也不现实,所以在地王现象造成房价恐慌的心理预期下,政府应当在出让土地给地王的同时,增加保障型住房的供应来稳定中低收入人群的心理预期,减轻他们的无力感,以降低地王对市场恐慌心理的影响程度。”张大伟对记者说。

“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此类说法在业内屡见不鲜。地王们的层出不穷,提升了房价上涨的预期,在调控趋紧的形势下,也引发市场对于房地产资金链断裂的担忧。

韩长吉指出,土地价格不断刷新,拿地成本居高不下,房企毛利率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有住房刚需、投机的需求,楼市将继续高位运行。但是一旦资金链、需求、市场预期等发生剧烈变化,楼市将难以持续。“房地产作为市场经济的支柱之一,加之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如此明显和严重,一旦楼市崩溃,对社会经济的打击将会很严重。”

“房地产越火爆,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度越大,缓解债务危机的能力越强,各方对于房地产的依赖度越高,这是无法解套的循环。”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微博]说,“如果房地产价格停止上涨,地方债务崩盘;如果房地产价格继续上涨,则未来市场必然崩盘。”

国家审计署公告表明,从1979年至今,土地出让收入一直是地方政府主要还债来源。而据专家分析,“卖地偿债”的一个最直接后果便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房价的高度绑定,从而增加了房地产调控的难度。

“目前很多地方的土地收入还能撑较长一段时间,这是保证风险总体可控的非常关键的因素。” 国民经济研究所教授王梅指出。

据了解,由于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住建部召集包括南京、郑州在内的7个二线城市进行座谈,以了解当前房地产市场状况、前期调控政策的执行情况及下一步调控政策,此举旨在保证年度房价控制目标的实现。

张大伟说,国家对房价的宏观调控需要注重存量环节,短期行为往往治标不治本。目前土地的卖方市场是由政府垄断的,那么在更多的范围内引入土地流转制度,让城中村的居民可以卖地,一方面引入竞争,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供应,对高房价的抑制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另外,就是引入房产税,增加投资型住房的持有成本,对开发商的豪赌有一定的约束。”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指出,调控更为关键的是,要通过改革破除中国部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从源头抑制地王出现,从而推动土地市场和房地产业健康平稳发展。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地王房企拿地策略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