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顶违建不能仅怪顶层业主素质低

扫描到手机 地产声音 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日期:2013-09-02 15:48 字号:T|T

摘要:在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2012》里,让我颇为自豪的一幕便是最后造出了拯救大家的超级方舟,就是“俺们”的汗水结晶。建设能力强,可以拯救世界,但要是过分用力,有人用在了自己的楼顶……

广州日报佛山新闻:记者接到南海区怡翠世嘉花园小区业主报料称,该小区住宅楼顶层天台也惊现违章建筑群,多栋住宅顶楼被违章建了23套60到100平方米的房。有业主反映,有的违章建筑已出租,有的租金高达2600元/月。南海区城管执法部门进行现场调查后,表示为遏止违建继续施工,将联合多部门对工地进行断水断电处理。

在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2012》里,让我颇为自豪的一幕便是最后造出了拯救大家的超级方舟,就是“俺们”的汗水结晶。

建设能力强,可以拯救世界,但要是过分用力,有人用在了自己的楼顶……

根据记者的现场所见,佛山几处违建可谓是建出风格建出水平,虽然比不上北京某座“最牛违建”弄一座山在楼顶——也真够绝的,眼神不好的还以为遇上了海市蜃楼——但至少也是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有的还打通顶层成为复式楼,可谓乘凉赏花赏月必备利器,生活极有情调。但一经媒体曝光,这情调可能要有些扫兴。

初看这条新闻,我感觉比较奇怪的是,为何眼皮底下这么一大坨违建,不仅仅是砌堵墙放几个花盆的小事,为何存在了一年之久,经历了无数次投诉,竟然安然无恙?

这里还有个不太恰当的联想,近来看到有关“误拆”的新闻,本不该拆的,阴差阳错拆掉了;本应该拆掉的,无论业主自拆也好,执法部门强拆也好,总之大多数业主和市民认为应该拆之而后快的房子,反倒赶工赶得不亦乐乎。在记者曝光的第二天,仍有业主顶风违建。看来,这些业主等房子住等得如此心急火燎,住房困难一定不小。

当然了,楼顶违建并不是佛山一城独有的问题,我相信也不单单是本报所曝光的几个小区的个别问题。这几天跟朋友聊起天,很多朋友看到报道都愤愤不平要给我报料,“你这算什么!×××小区更厉害!”看来,到了今天,违建已经不是一个点上的问题。

有人说,这事情要怪顶层业主的素质不高。楼顶明明是小区公共用地,怎能由一户人家去霸占呢?其实这背后更有一笔经济账。楼顶建一座房子,投入不过十几万元,每月出租就可回笼一两千元,这比炒房还好赚啊。媒体一曝光就拆掉了,十几万元打了水漂岂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亏本买卖,说什么也不能做。

不过,若是把鞭子仅仅打在顶层业主身上,我也觉得有失公允。顶层业主也对记者喊冤,说是买房时得到了买顶层送楼顶的“承诺”。其实,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无论这承诺是真是假,都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但是否有人故意给购房者开了一张吸引力十足的空头支票,这也有一定可能性。还有网友质疑了,为何违建的建筑材料都跟原来建筑差不多?为何运送材料的人员和车辆可以视物管的门禁如无物?这里面有点蹊跷。总之,既然不是个别问题,或许就有潜规则存在。阳光下没有新鲜事,只不过缺少把潜规则打破的决心。否则,可能会拆了一两座,还有后来人。

另外,在一些违建事件中,其实都有着共同的发展路径,刚开始建的时候没人注意,建的过程中没能及时刹车,建好了又不能立即拆掉。诚然,执法需要有一个过程,切不可逾越法定程度,最终也未必一定要拆掉。但在长达一年的投诉当中,业主们无疑希望看到更加严厉的强力措施,结果一年多来建设非但没停,反而在曝光后还顶风违建,这有损法律的权威。

眼下,违建已成大众话题。但要注意不要让它成了“烂尾新闻”,一旦热点过去了,之前还让人义愤填膺的事情最终可能就不了了之。不过,既然相关部门已经介入并启动了相关程序,我还是乐于见到这一起新闻事件摆脱“烂尾”的命运,给各方一个合理的结果。

古词有云,“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希望,咱们都能有这“眼看”的机会。

责任编辑:张燕凯 关键字:楼顶违建顶层业主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