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商业写字楼:“野百合”也有春天

扫描到手机 石家庄资讯 来源:燕赵晚报 发布日期:2013-08-08 07:37 字号:T|T

摘要:7月17日,石家庄房地产市场研究中心与石家庄市房地产业协会发布2013年中市场分析会指出石家庄市上半年共推出住宅面积170万平方米,合计15187套,供应面积同比上涨6.9%。上半年非住宅类产品共推出面积12.63万平方米,其中商业营业用房共推出面积2.61万平方米,其他面积10.02万平方米,总面积同比下降69%。

商业新地标是促进城市繁荣的驱动力

现在的石家庄,作为城市商业新地标的建筑真的是越来越多。我认为这些新的商业地标性建筑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一般来说,对于城市商业地标或者是地标而言也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那么构成商业新地标的元素又是什么呢?

我认为一是要看这一建筑物或群落对于整个城市商业发展与商圈的形成带来哪些影响?这一综合体也好、写字楼也罢,本身的商业氛围是否浓厚,与周边的商业气场是否相融;二是要看这一建筑物是不是经历过历史的沉淀,对于这个城市的人们能够留下多少回忆?真正的商业地标其实并不是楼有多高,而是应该看这一建筑物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含量、生活符号与历史底蕴;看其在城市居民心中的印象程度。比如石家庄的燕春饭店、东方购物中心、北国商城、先天下等就是如此;三是商业地标其实是随着年代的变化而变化的。现在建设的建筑物本身可能不是地标,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其本身所具有的气质、特色、文化、商业品质会十分明显,其商业功能逐步完善,这样的建筑物就很有可能成为商业新地标;四是随着近年来石家庄市城市综合体建设的不断增多,以体量大、楼层高、功能全、服务好为主要特征的包括酒店、公寓、写字楼在内的一批新型建筑的崛起,也渐渐成为了城市商业发展的新的地标。比如勒泰中心、苏宁广场、金世界、中铁大厦等;五是在城镇化提速和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一批新商业项目的拔地而起,虽然不在城市中心位置,但却因其商业功能的完善和建筑物本身在设计上的别具一格与创新经营而在城市副中心的地带光荣绽放,引领着一域时尚,带动了一区繁荣。比如石家庄裕华万达广场和未来高新区天山集团的世界之门等。

因此,我想说,商业新地标的崛起也好,老地标的保护也罢,其实都是对这个城市发展的最有力的见证。也是提升城市整体形象的重要载体,更是一个城市恒久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铅华洗尽时,“商业地标”安何在?

神使鬼差的,敲打键盘前笔者忽然想到2011年9月20日晚报的一篇文章《石家庄商业地产挺进地标时代》。文章说,“如今,在建的城市综合体就达10个之多,仅中山路沿线在建和拟建的就有五六个。”作者表示,“去年以来(指2010年,笔者注),省会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呈井喷态势。不仅万达广场的建设初具规模,勒泰中心、新源NASA、苏宁广场、华强广场等项目的建设也都紧锣密鼓,速度超前”。“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城市综合体正在成长为新的城市地标。”

时过境迁,两年后的今天,该文作者的预言可谓“抓铁有痕”,件件落到了实处。非但如此,号称河北省最大综合体项目群的塔坛国际商贸城、投资800亿元,被称为“航母级商业新地标”的石家庄国际商贸城,以及其他林林总总,自称或“被誉为”“商业地标”类庞然大物,或在选址或在论证或在开工或已然剪彩,都在践行着“发展就是硬道理”的理念。

然而,笔者在为城市商业地产发展叠浪涌雪般突飞猛进的同时,也不禁在杞人忧天。

首先,我们的城市究竟需要多少商业地产?有专家说,人口与商业地产的比值应该是1比2。根据规划,石家庄未来的人口将达到500万,商业地产的面积应该达到1000万平方米。目前省会商业地产登记备案的面积到底有多少笔者不得而知,但全国各地盛传的“鬼城”却令人不寒而栗。只顾拉车,无暇看路,部分二三线城市商业地产空置率的飙升,或可使人醍醐灌顶。商业地产尚有空置之虞,长久以往,争相拔地而起的或“刺破青天”或“海纳百川”式的“商业地标”又何以为继?

第二,不少地产商啧啧称奇于“中国速度”,我们的商业地标或则一年完工,或则三年开业,诞生时间之短令人叹为观止。其工程质量的考量,内部结构的完善,功能布局的筹划,消防安全的排查,交通疏导的思虑,等等等等,都做到万无一失了吗?说段题外话,“欧洲三大宗教建筑”之一的德国科隆大教堂,仅设计图纸就有千万张之多。从奠基到完工,施工跨越六个世纪,长达632年的建设时间堪称世界之最,其中所蕴涵的德意志民族的严谨精神无人能望其项背。

第三,什么是“商业地标”的标准?高度?综合度?投资规模?北国商城,若论高度,不能与人比肩,论综合度,估计也应该甘拜下风,说到投资规模,放在今天恐怕更不值得一提,但谁又能说,它不是省会的“商业地标”?

省会商业地标,在铅华洗衣尽之后又有哪些能成为人们永久的记忆?

业界声音

写字楼:聚集效应地段投资潜力大

商务写字楼地产发展动力:一方面是限贷限购政策后,大量投资客的投资趋向;另一方面是新增企业的办公场地基本要求与成熟企业办公的改善需求。就商务地产供求关系:简单的看我市2012年的统计部门的数据商务楼的供售比2.12:1得出的结论是不客观的,还应考虑商务楼的现房销售特质、开发商惜售、部分开发商从销售商转为持有租赁商(向SOHO中国学习)及城市产业发展需求等综合因素才能准确把握供求关系。

石市现有私营企业近7万余家,其中2012年新增1.6万家。如果每家改善企业要增加100平方米的办公商务用量,每新增企业需要200平方米办公商务用量,那我市商务办公的需求将在1000万平方米以上。随着创业城市的打造,石市在未来私营企业家的增加数量会更多。我市在商务楼中办公的人均办公占用标准远低于发达城市人均20平方米办公占用标准,随着城市发展的进程未来的改善需求也会更加巨大。

商务地产选择建议:个人观点要有聚集效应的地段,最好是正在形成商务聚集区的项目,这样的投资潜力会更大,比如像中山东路的商务项目,新火车站周边的商务项目等等;要有便利的交通区位,最好具备例如地铁、众多的公交路线等公共交通资源,临主干路,保障出进通达;成熟企业改善需求与新兴企业的基本要求均是要保障企业形象,因此要选择那些有强有力产品,产品的立面形象要高档持久,电梯的配备数量及车位要相对充足,要有良好的物业。

写字楼,省会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7月17日,石家庄房地产市场研究中心与石家庄市房地产业协会发布2013年中市场分析会指出石家庄市上半年共推出住宅面积170万平方米,合计15187套,供应面积同比上涨6.9%。上半年非住宅类产品共推出面积12.63万平方米,其中商业营业用房共推出面积2.61万平方米,其他面积10.02万平方米,总面积同比下降69%。

由数据显示不难看出,省会房地产市场在稳中有升的趋势下逐渐走向理性,百姓购房的经验和技巧也在不断的丰富和提升过程中。随着政策调控和市场限购限贷等政策的贯彻实施,写字楼和商住两用这类产品在市场上也不再像以前一样比比皆是,而是显示出以区域为代表的几个重点项目来带动满足投资性购房的需求。

当下省会楼市当中写字楼和公寓类产品的发展也体现出集中放量的态势,开发商均希望抓住“金九银十”的黄金时间段重点推出各自的楼盘项目产品。市场上如世纪公馆嘉和广场等写字楼和公寓项目,也都在极力打造着项目配套和生活圈的产品概念,“以人为本,从人出发”。

在城市规划当中,住宅用地占比有限,众多商业综合体拔地而起,而公寓、写字楼类产品发展的趋势,必然是依托人群、圈层和生活配套来打造。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看到省会房地产业的多样性发展;老百姓购房可以有更多样的选择。

责任编辑:王丹 关键字:石家庄商业写字楼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