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卖新房转让费炒至160万 中原地产整改道歉(3)

扫描到手机 各地楼市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日期:2013-07-26 10:10 字号:T|T

这名男子解释,当时为了规避法律风险,广州城西公司将部分房源进行了抵押,所以就没有网签进行确权备案。等到过了2年时限以后,这批房源就此释放出来,在房管局的系统里面显示预售可售的状态。而根据2年之前的销售价格,东山领汇的登记备案价也是每平方米2.5万元左右,所以他们与客户签订合同也只能按照这个价格,但实际上随着房价的上涨,这个房子至少涨了一万多,这个钱就只能另外支付。

“虽然客观上能够少支付一点税费,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价格高了,网签通不过。”这名男子解释,他们坚决反对干这种违法行为,但合作方蒙蔽了他们,一直告诉他们公司,反复保证不会将这些房产拿到市场上销售,只是将这些房产登记备案到他们的亲戚朋友身上。合作方就通过中原地产公司,每次拿出2、3套房子进行登记备案。实际上房款都被以前的合作方拿走了。

“这种所谓的‘内部更名’方式,其实并不一定说就是关系户什么的,他可能是在开发商开始售楼之前,拖欠了工程款,所以会拿出一些房子去做抵押。比如说拖欠了做绿化的100万元工程款,他会拿10套房子先作抵押,可能这个房子的价格远远超过工程款,但这确实是存在的一种做法。但是在楼盘开售时,他不会拿出来卖,因为价格低,钱款也不是开发商收,所以就不会放出盘来卖。早在十几年前,这种做法是很普遍的,我敢说十个房产商里9个是这样操作的。”广东中原地产代理有限公司企业咨询部公关主任潘慧敏对此进一步解释称,这种行为违法,最近几年遭到政府紧急叫停。

但曾经销售过东山领汇广场多套房子的中原地产相关人士介绍,这批一手楼盘其实来源复杂,既有开发商的合作方,也有开发商以前赠送的关系户,还有开发商当初私下囤积的房源,一共有上百套之多。为了不让房管局察觉,他们就通过中原地产独家代理,分批次私下每次几套拿到市场上悄悄售卖。

3

知情者

开发商违规集资建房并捂盘惜售

相关知情人士介绍,集资建房这个利益链条十分复杂,涉及多个环节,但归根结底,开发商主动采取内部认购、忍痛割肉的目的只有一个——圈钱。

记者在广州市工商局查询得知,广州城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0月13日,法定代表人是汤小晋,注册资本2038万元,核准日期是2013年7月23日,经营范围是房地产开发和物业管理。

据熟悉广州城西公司的相关知情人士介绍,城西公司是一家小型房地产公司,规模不大,当时在经营东山领汇广场这个项目时,资金比较紧张,就开始搞内部认购。这其实就是搞“团购”和集资建房,项目里有不少股东,有出土地的,有出资金的,还有提供其他资源关系的。同时,在这个项目尚不具备销售条件时,甚至连土地证还没有办完就开始收钱卖房。当时认购的价格较低,接近成本价甚至低于成本价。这个利益链条十分复杂,涉及多个环节,但归根结底,开发商主动采取内部认购、忍痛割肉的目的只有一个——圈钱。

这名知情人士称,当时城西公司取得市中心这块土地的使用权以后,根本无力支付巨额的土地款。之所以能够继续经营这个项目,是因为此前收取“内部认购”款,并用这笔钱交纳了土地保证金。“内部认购”多发生在一些中小房地产企业身上。少数冒进的房企本身实力不强,资金紧张,手里的钱仅够支付土地竞买保证金,甚至连保证金都不够。为了筹集资金拿地或者进行前期开发,只能提前贱卖部分房源,缴齐土地款或启动资金,然后再以土地抵押获得银行贷款资格。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内部认购实际上是一种融资行为。

南方日报调查了解到,东山领汇的开发商广州城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存在捂盘惜售的行为,截至昨日,仍然还有49套房子属于预售可售状态,未销售的房子总共还有81套。但该公司两年前就关闭了售楼部,对外宣称楼盘售罄。这名知情者说,中原地产销售的这批房源,其中就有所谓的关系户房子,也有他们私下捂盘不卖的房子。

责任编辑:王丹 关键字:中原地产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