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检查团将赴河北省检查大气污染防治

扫描到手机 石家庄资讯 来源:河北青年报 发布日期:2013-06-18 10:32 字号:T|T

怎样防止城市内涝?改造排水设施、雨污分流……在今年雨季即将到来之前,省政府办公厅提出,推行下凹式绿地建设改造来提高城市排涝调蓄能力,新建绿地全部实行下凹式设计,对有条件的既有绿地进行下凹式改造。

■ 新建绿地全部下凹式

为防止城市内涝,日前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出台了《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根据区域自然条件设置雨水调蓄设施,适度超前建设雨水管网,统筹考虑蓄排结合的雨水防御措施,确保排水出路畅通。推行下凹式绿地建设改造,新建绿地全部实行下凹式设计,对有条件的既有绿地进行下凹式改造,到2017年,下凹式绿地占城市绿地总面积不低于20%。

另外,在城市道路、停车场、广场推广使用透水性铺装材料,城市新建道路的人行便道采用可下渗结构,既有道路人行便道随道路改造进行透水性改造,到2017年,透水性便道长度不低于城市道路总长的20%。城市新区建设的硬化地面中,可渗透地面面积不低于40%。

■ 特大暴雨也不外溢

下凹式绿地?是不是听起来很新鲜。据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等一些城市有这样的下凹式绿地,就是铺设的草坪要比人行道路面低一些。研究显示,下雨时候,这样下凹5至10厘米的绿地,能保证降150毫米特大暴雨时,雨水仍不会外溢;或者是消纳2倍于自身面积的较大降雨——除了渗漏降在绿地上的雨水,还能吸纳周边道路上流过来的雨水。

该负责人称,多建这种蓄存雨水的下凹式绿地,下雨时就能形成一个天然的“蓄水池”, 减缓水流速度,延长蓄存时间。这样一来,绿地在帮下游排水减压的同时,也使城市的自然生态循环重新“复活”。 据介绍,绿地的起伏、下凹是为了更好地滞留雨水,太浅了没作用,太深了不仅不美观,反而成了蓄水池,而不是绿地了,同时也容易导致行人踩空而受伤,因此下凹5至10厘米是最佳高度。相对来说城市的人行步道、社区、公园周边都非常适合建下凹式绿地。

 

责任编辑:王丹 关键字:河北大气污染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