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主流建筑:本土化的“绿色建筑”

——专访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强万明

扫描到手机 石家庄资讯 来源:燕赵都市报 发布日期:2013-06-18 07:04 字号:T|T

能够节省大量能源、环境舒适宜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绿色建筑”如此充满魅力与发展劲头,然而,目前,全省处于运营中的“绿色建筑”小区仅有一个,可谓稀缺!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强万明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绿色建筑尚处“启蒙期”,但我们有充足的技术支持、有节能减排的要求、有百姓的热切期盼、有政策支持……这些都为“成长”备足了营养,“启蒙期”会很快过去。不久的将来,绿色建筑必定成为主流建筑、常态建筑,那时,“绿色建筑”这种说法儿,可能也会随同“非节能建筑”一起成为历史。

1 我省初起步,潜能待释放

记者:“绿色建筑”到底是什么样的建筑?

强万明:住建部在2006年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给出的定义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适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这个定义可以理解为:必须体现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的各个时段,包括规划设计、建材与建筑部品的生产加工与运输、建筑施工安装、建筑运营直至寿命终结后的处置和再利用;应该是节约资源和能源的建筑。此外还有,绿色建筑是环境友好的建筑;它作为为人服务的生活和生产设施,应充分考虑人的健康、适用需求的建筑;是与自然和谐的建筑。

记者:“绿色建筑”有多大的节能减排空间?

强万明:非常巨大!我省每年新建建筑面积约为3000万平米。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直接消耗能源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用水约占城市用水的47%,使用钢材约占全社会用钢量的30%,水泥约占25%。如此巨大的消耗,蕴涵着巨大的降耗空间。

以省建研院的办公楼为例,我们根据石家庄本地的气候特点设计出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通过使用各种节能墙体材料来实现建筑的保温节能;我们利用木材这种可持续的建材建成了我们的低碳节能办公木屋,极大降低了对环境的成本;我们在设计中也充分应用太阳能和地热能来降低生活热源的成本。与传统建筑相比,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节能率达到90%以上,节能办公木屋使用可再生循环材料,主要是木材占建筑材料总量超过30%以上,太阳能、地热能使用量占建筑总能耗的10%以上,同时我们建立了中水处理系统、雨水回收系统,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占到30%以上,充分体现了绿色建筑节能、节水、节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环境的理念。

责任编辑:王丹 关键字:绿色建筑河北绿色建筑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