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二手房20%个税政策悬空 房企称吃定心丸(2)

扫描到手机 置家二手房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日期:2013-05-15 09:52 字号:T|T

摘要:按照“国五条”规定,“税务、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密切配合,对出售自有住房按规定应征收的个人所得税,通过税收征管、房屋登记等历史信息能核实房屋原值的,应依法严格按转让所得的20%计征”。

嘉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谷文胜建议,各地的年度供地计划不能是一本“笼统账”,而应细化到每季度、每月、每一幅地,才能稳定市场预期,也便于房企制定拿地计划,促进市场理性竞争。

海中原地产研究咨询部总监宋会雍认为,房价坚挺,“地王”回归,会增加政府调控的难度,但是,既定政策又不能走过场,还要保持一定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可见政府调控面临着两难的处境。

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杰说,一方面要严格执行限购、限贷政策;另一方面要加快使已建成的保障房投入供应,而相应的考核、问责等程序也要及时跟进,发挥实效。

撬动银根地根,建立“长效机制”

业内人士分析,我国股市、基金等资本市场长期低迷,不能实现多数人的资本“保值增值”的愿望,加上土地财政的无可替代性因素,地方经营土地的冲动难以遏制,以至于楼市“保值增值”的作用明显,因而资金不断涌入这一市场。

今年3月27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继续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财税改革要拿出方案,循序渐进。金融改革要在推动利率和汇率市场化、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方面推出新的举措。加快建立房地产稳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记者了解到,针对“长效机制”的相关调研正有序进行,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本届政府楼市调控的“关键一招”。

业内人士指出,建立房地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不能只一味地限制房价及购房需求,而应该在加快土地供应、改革“土地财政”等方面作出制度安排。

顾云昌等人建议,要调整财税体系和中央地方事权体系,加快建立替代税种、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多予少取”,使地方政府的土地依赖切实降低。

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晟认为,必须遏制楼市作为“投资品属性”的不断膨胀。

该院研究发现,商品房量价水平与货币政策的周期性变化密切相关,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刺激房地产业发展,引发房价上涨;紧缩的货币政策会抑制房地产业发展,引发房价下跌或上涨幅度趋缓。

“与其试图撇清房价与货币政策的关系,不如采取切实可靠的行动来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并建立健康的资本市场、丰富人们投资渠道,来为楼市合理‘减压’。”陈晟如是说。

责任编辑:王丹 关键字:二手房20%个税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