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建全国最大潜流人工湿地 实现污水变清流

扫描到手机 石家庄资讯 来源:石家庄日报 发布日期:2013-05-01 08:47 字号:T|T

摘要:环城水系西线潜流人工湿地是省会首座潜流人工湿地,也是全国最大的潜流人工湿地。其污水处理设计规模为每天3万吨,预计每年可节约用水1000万吨。整个潜流湿地计划种植水生植物140万株,整体工程预计5月下旬完工。

环城水系西线潜流人工湿地是省会首座潜流人工湿地,也是全国最大的潜流人工湿地。其污水处理设计规模为每天3万吨,预计每年可节约用水1000万吨。整个潜流湿地计划种植水生植物140万株,整体工程预计5月下旬完工。

近日,记者跟随市园林局工作人员到现场探访发现,潜流湿地北区工程已完工,栽种的芦苇等水生植物开始飘荡;南区土建工程也已完工并开始填料,整体工程预计5月下旬完工。

当天上午,记者来到环城水系西线潜流人工湿地施工现场,其中西三环西侧、翠屏路北侧为潜流湿地的北区,远处一片白色的房子是已建成的西北污水处理厂。据介绍,潜流湿地属于该污水处理厂的附属配套工程。

只见宽阔的场地内,已建成18个灰色石砖围起的池子,每个池子的底部铺满了碎石。据市区西北部水利防洪生态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总工张金轩介绍,这里面有三种石头,均能够净化水质。它们就是植物根脉和介质层,介质由火山岩、白云石和青石“混搭”堆成,有着一定的搭配比。火山岩自内蒙古引进,白云石自曲阳引进。同时,记者发现并排的两个池子都有一定的落差。张金轩介绍说,这些池子两个一组,两个的落差平均为40厘米,这样可形成二次渗透及净化。

据张金轩介绍,目前北区工程已完工,下一步,整个潜流湿地的池子内都将种植水生植物140万株,其中以芦苇、香蒲、菖蒲、千屈菜为主。其中种植芦苇120万株。这些植物不仅能够吸附污水中的氮磷等有害物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多数还可开花,有红色、黄色和紫色等,将能形成春夏秋三季有花的美景。

潜流湿地的最大作用是处理污水,那么它是如何实现的呢?张金轩告诉记者,潜流湿地建成后,污水先经过西北污水处理厂进行前期处理达到普通中水标准,这样的污水,再顺着地下管道流入潜流湿地的池子中,经过处理,可以达到一级A的中水标准。最后再经过消毒,可以达到不接触皮肤的景观用水标准。排入环城水系下游河道,既减少污染,又能补充河道用水。

另据介绍,该潜流湿地工程总占地约11.69公顷。其中,人工湿地面积占地约9.3万平方米。潜流湿地分为南北两区,北区面积4.2万平方米,南区占地5.1万平方米。潜流湿地的污水处理设计规模为每天3万吨,预计每年可节约用水1000万吨。南区也将进行水生植物的种植,整体工程预计5月下旬完工。(记者靳晓磊) 

责任编辑:黄丽聪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