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经济学家解析房价:降房价是误读 稳房价才是目标(3)

扫描到手机 各地楼市 来源:扬子晚报 发布日期:2013-04-22 07:19 字号:T|T

摘要:调控会不会成为涨房价的诱因?昨天,十位重量级经济学家对房价、个税、房产税等众多热点话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解析

热点之三 个税

20%个税,会不会成涨房价的诱因?

20%的个税被称为是史上最严厉调控措施,但是争议也从未停止过,既有对政策合理性也有对其可行性的质疑,目前除北京真正严格执行外,大部分城市仍在观望。20%个税从技术层面上是否可行,全面推开,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会不会导致二手房的崩盘?

现在开征还不是时候

对于20%个税,与会专家们多不看好,认为这一征税方式虽不是新事物,2006年就已经提出,但一直搁置。现在重新执行,一方面是有没有必要,另外,能不能起到调控的作用也不一定,有可能因增加成本转而推高房价。

吴柏钧以烤鸭做比喻,他认为20%个税不是不能征,但是“太早了”。“中国老百姓私人财富的比例还是太小,就像一只不太肥的鸭子,烤一次还可以,不会焦,但是三次就不行了。个人所得税到底是什么目的,政府其实还是没太想明白。”

买卖环节征税容易被转稼

刘桓认为,所得征税20%,其实严格说起来不可怕。“因为所得税是在买卖环节当中实现,所以这个税是可以转嫁的,就是你付还是我付。看到媒体上说,北京首次实行史上最严格的政策以后,有人交税了,交税结果是经过双方协商,是由买方承担,因此这个税收毫无疑问就变成了房价上涨的一个因素。所以这也可以解释了,很多经济学家说十年九调,房价越调越高,所有加在交易环节的税收最终都会变成房价上涨,这是我们几十年来,搞中国房地产调控一个基本的教训。”

热点之四 离婚潮

调控为何总跟婚姻“过不去”?

3月以来,二手房交易爆棚引发各地离婚率急剧上升。有人认为,20%个税今后若严格开征,最简单的规避方式就是假离婚,以达到满五年唯一住房免征税的目的。而北京的单身禁购二套房,则有可能推高结婚率。甚至有人认为,在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冲击下,婚姻的神圣感已经大大降低。为何结婚离婚变成了化解经济问题的最简单方式?是政策本身有瑕疵,还是执行的环节有漏洞?调控为何总跟婚姻“过不去”?

婚姻和财产制度自古就分不开

刘志彪表示,宏观调控采取微观措施,必然会对社会产生作用。老百姓是很精明的,他总能找到规避的办法。“如果你要是以家庭为单位来做经济调控,一定会诱导家庭发生变化。比如有的国家按照家庭收税,结果就出现大量不结婚只同居的现象。再比如,前苏联曾经考核锅炉的生产。最早是用吨来考核,结果生产出来的锅炉很重。后来改按个,结果造出来的就很小,又不行。改成按照体积来考核,结果就生产得很大。”

史晋川曾在十多年前写过一篇文章,题为《财产制度与婚姻制度》。他谈到,解放前有些少数民族地区,有一妻多夫的制度,即兄弟共妻,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避税,“部落的头人向下面征税,是按照户征的,所以有一些家庭为了避税就两三个兄弟娶一个妻子,只要交一个税就可以了。从古今中外来看,婚姻制度和财产制度的关系都是很密切的,调控导致离婚潮,可能是政策设计者对这一点没有很好地洞察。”

责任编辑:王丹 关键字:房价下降房价为何还是往上走稳定房价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