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网友表示:“微信收费将不会继续用”(2)

扫描到手机 置家关注 来源:燕赵都市报 发布日期:2013-04-12 06:47 字号:T|T

摘要:就此发起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九成网友表示“若微信收费将不会继续使用”。一边是国有运营商的“放风”收费,一边是用户的海量力挺,“微信收费”之争似乎正在演变成一场垄断与创新的较量。

合理收费还是打压竞争?

“微信收费,是触动了运营商的灵魂还是利益?”有公众质疑,不排除微信收费背后暗藏深层利益博弈。

实际上,近年来,三大电信运营商都开发了类似微信的手机聊天软件,如中国移动的飞聊、中国联通的沃友、中国电信的翼聊,公众因此质疑:运营商为何不拿自己的这些产品开刀?况且,微博、QQ等移动社交工具数不胜数,为何唯独针对微信?

互联网研究机构易观国际分析师闫晓佳认为,正是因为微信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运营商传统的高利润业务,运营商面临被管道化、收入降低、流量价值下降的困境,这才“举起了刀”。

“当手机逐渐从只能打电话的‘大哥大’进化到掌上电脑,人们就自然而然地绕过运营商,通过免费的移动应用软件聊天、交流;语音、短信这两大运营商的‘摇钱树’也就日益枯萎。”闫晓佳说。

2012年7月,微信推出4.2版,新增视频通话功能,被业界认为对电信运营商的语音业务堡垒发起全面挑战,以至于坊间流传出一个说法:拥有3亿多微信用户和8亿多QQ用户的腾讯,将成为中国第四大运营商。

工信部公布的数据也充分说明了运营商面临的压力,2012年全国短信发送量达到8973.1亿条,同比仅增长2.1%,远低于2011年6.2%的增幅;蛇年春节期间,全国语音通话业务量较上年减少20%。

近日,三大电信运营商纷纷公布年报,与惨淡的短信、语音业务相比,数据业务流量激增,年报显示,中国移动2012年无线上网业务流量同比增长187.6%。中国联通全年移动数据流量同比增长92%;中国电信2012年手机上网总流量增长约2倍。

固守垄断还是大胆创新?

“运营商需要直面沦为通道的事实,全球的电信运营商都在面对这个挑战做出业务调整,与其以保守垄断思维打压竞争对手,不如加强创新,开拓新的盈利空间。”闫晓佳表示。

有网友开玩笑“如果微信收费,我就用微博!”在互联网研究机构艾瑞咨询分析师陆静雅看来,这样的“戏言”充分说明,以收费制衡微信最终难以挽回运营商的颓势,“如果消费者转向微信之外的移动社交软件,运营商的语音、短信业务损失同样会遭受流失。”“运营商完全可以设计出流量更大的套餐提供给商旅人群,这个市场大有可为。”闫晓佳举了个例子:所使用的手机套餐最大流量的包月是5G/月,但由于他经常出差,需要移动办公,因此流量根本不够用。

姜奇平说,微信与电信运营商的利益冲突也是三网融合过程中业务融合的表现,“随着3G时代到来,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必然会出现局部利益冲突,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在产业融合的大趋势下,电信运营商应该顺势而为。”

中国移动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王建宙指出,互联网应用的爆炸式增长带来整个信息和通信行业的市场格局和生态链的快速变化,电信服务“带围墙的花园”难以为继,电信运营商在价值链内的中心地位受到实质性的挑战。

在郭海涛看来,运营商要成功实现移动互联网的转型,必须摒弃“垄断为王”的思维,投身市场洪流,考虑用户的利益,而非自身利益,“但从微信收费的争议来看,这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微信收费不用收费微信OTT服务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