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私企400万买走16亿国企土地 被指暗箱交易(2)

扫描到手机 土地市场 来源:《法人》 发布日期:2013-01-09 08:07 字号:T|T

摘要:国有企业重庆合川丝绸总厂曾经拥有数千万元资产和价值16亿元的土地,一家私营公司却能以406万元的微小代价将其尽收囊中——其间充斥的纷争、权谋和种种暗箱交易至今未能揭开,这幕后是否还有黑手?

由于丝绸总公司拖欠银行债务,专门处置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东方资产管理公司重庆办事处(下称“东方资产公司”)把其告上法庭,请求将康润丝绸拍卖抵债。

经过资产评估,康润丝绸净资产股权价值846万元。2004年4月13日,重庆市高级法院裁定,康润丝绸的全部股权被作价846万元过户给东方资产公司抵偿债务,并同时委托重庆天赐拍卖有限公司进行公开拍卖。

第一次846万元的拍卖流标。

令人疑惑的是,早在法院裁定康润丝绸股权846万元抵债东方资产公司的前4天,2004年4月9日,一个不起眼的小私企——合川市园融丝绸厂却早已和东方资产公司私下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书”,以406万元的价格转让,并负责康润丝绸职工的安置、债权债务。园融丝绸厂从此也更名为康润丝绸。

资料显示,园融丝绸厂为合川市太和镇一家规模很小的私营企业,注册资金230万元,有职工80人。而康润丝绸注册资金4888万元,有职工近两千人,总资产3100万元(不含土地和土地使用权)。

一切矛盾和问题由此而起。

小私企“吞掉”国有中型企业,康润丝绸全体职工坐不住了。康润丝绸财务报表中显示:“2003年底有职工653人,下岗职工598人,退休职工472人”。职工们开始担心自己的职工安置、退休养老金、医疗保险、住房等一系列实际问题。

“江润-地中海岸”老板马勇何以拿到378亩国有土地

在康润丝绸职工上访和举报中,提到最多的一个名字是马勇。

经记者查询工商登记档案等资料,马勇原任合川市角亭村主任,后为北部玻璃厂及化肥有限公司老板。2004年4月,园融丝绸厂“吞并”康润丝绸时,马勇并不在园融丝绸厂。

但是,从2004年6月至2005年7月1日短短的一年时间之中,马勇经过先后5次股权转让,他个人已经拥有康润丝绸全部股份的85.78%,占4888万元股本金中的4192.9万元。另一个股东阳惠占股份14.22%,经知情人透露,阳惠为马勇的远房亲戚(记者对此未作核实)。对马勇在短期内迅速拥有85.78%的股份真实出资多少,康润丝绸上访职工一直心存怀疑。

2009年6月,马勇向有关部门申请公司名称变更,将康润丝绸变更为重庆江润实业有限公司(下简称“江润公司”),同时申请增加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务。同年11月,马勇才取得房地产开发企业暂定资质证书。

随后,江润公司开始了“江润-地中海岸”项目的开发。

“江润-地中海岸”为合川当地最高档的楼盘,该楼盘的宣传材料上也自称“其首席居住价值无出其右”,是合川唯一同时拥有“高层楼房、联排叠拼洋房、山坡别墅及酒店”的高档社区,占地378亩,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全部建筑为地中海及西班牙式风格。

据调查,这378亩土地全部是合川丝厂的国有土地,分为三大块。一块为厂房车间占用的土地;一块为幼儿园、医院、食堂、澡堂、俱乐部和职工住房等公益福利性设施用地;最后一块为133亩原农用集体土地,划拨给工厂后因长期闲置,村民耕种已20年之久。现在“江润-地中海岸”周边的土地每亩已高达400万元以上,378亩土地市值16亿元。

上访职工反映,这378亩国有土地没有经过招、拍、挂法定程序,有的是暗箱操作,没有人知道是如何转到马勇手里的;有传言说是区政府违法下文就给了马勇的。职工多年来坚持上访举报,有关部门查了“有疑问”但无结果,合川区经信委、国土局等部门也拒绝公开这些国有土地“出让”的过程和相关资料。

职工们气愤地说:“为什么不敢公开这些数据?这里面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黑幕?”

 

责任编辑:王丹 关键字:重庆国企土地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