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投资者的炒房之路:十年从300万炒到2000万(2)

扫描到手机 置家关注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日期:2012-12-24 14:48 字号:T|T

摘要:近10年时间里,她买了近10套房子。买了卖、卖了又买,没有一笔投资失败过。少则赚几十万、多则赚几百万。算下来,自己投入的本金不超过300万,但秦晓天目前拥有的房产价值已超过2000万。

如高和投资董事长苏鑫所观察,2005年至2009年间,是中国的全民炒房时代。典型事件便是著名经济学家谢国忠所经历的“保姆辞职炒房”。不管是否具有专业眼光,什么职业,只要买房就赚钱。但苏鑫认为这样的赚钱绝对属于“机会型”投资,因为普通住宅根本就不具备投资属性。随着中央一系列的调控政策,住宅的投资收益也应声下跌,普通住宅去投资化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从2002年开始,苏鑫不断接触投资不动产的人群。最初1000-2000万就是大客户,到2005年4000-5000万才能称为大客户,再到2009年销售三里屯SOHO的时候,1亿才是大客户,几千万的客户都排在后面轮不到选房。

苏鑫常常会被问及,“现在是不是投资房地产的最佳时机?”“投资什么样的房子增值潜力最大?”许多人渴望听到的建议是具体楼盘名称,甚至是找哪个朋友可以获得最低折扣。这好似人们投资股票时渴望获得潜力股的股票代码一般。

但苏鑫心中最真实的想法是,投资是一种心智考验,投资人的性格、思想和理念决定了他的投资收益。如果想要真正改善投资收益状况,首先要改变的是投资理念。当多数人选择“投机会”时,你选择了“投趋势”,独到的投资眼光、稳健的投资理念才是真正开启不动产投资“圣杯”的钥匙。

那些大获成功的炒房者,只是极少一部分人。

十年后,投什么

即使在2010年,所谓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出台后,买房子仍旧是一件有利可图的事情。比如,秦晓天2010年在富力城对面买下一套二手房,三居室价格345万,2012年9月以500万卖出。但她明显感觉到,银行的钱越来越难贷了,无论是买和卖都有限制。

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名誉所长夏斌,最近劝老百姓和开发商不要抱有幻想,不要指望房地产再像过去那样的暴涨,不要用过去的房地产数据模型来推导今后的房地产市场,不要用股市的分析方法来分析房市,特别是现在,制度在胶着状态,但方向是明确的,以后买房住绝对是支持的,但是投机,肯定会被限制。

秦晓天偶尔也会关注专家们的言论,但过去10年有太多所谓“砖家”,相信他们的言论,错过的会是更多,经济学家多数不是富翁。她对各种言论都持三分怀疑的态度。

她还遗憾自己错过了投资商业地产的黄金期。过去两年北京写字楼租金经历了一轮暴涨,仅2011年CBD顶级写字楼租金的涨幅超过75%。散售的写字楼售价也大幅上涨。她称自己未来要多关注商业地产,如果说CBD的写字楼没有投资机会,她会关注一些社区商铺的动向。

今年10月,秦晓天和家人去加拿大考察,考虑移民,“去加拿大住真正的别墅。”

但正如经济学家、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晓所言,他在美国生活一年多,感受最深的是,“好山、好水、好无聊”,国内却是“好脏、好乱、好开心”。在国外,能有许多时间看书,听取各方言论,但全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方还是在中国。

和大多数人一样,秦晓天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适应加拿大的生活,但她确定,未来10年一定会再投资房产,“没有什么更好的投资渠道。”2007年,上证指数飙升到6000点时,她也曾投身股市,但亏了十几万以后,她表示还是更喜欢看得见、摸得着的房子。她相信未来十年里,房子还会涨。

 

相关阅读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