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 我们习惯了的石家庄老火车站(2)

——一座火车站繁华了一座城 一个老商圈影响了几代人

扫描到手机 石家庄资讯 来源:河北青年报 发布日期:2012-12-22 09:45 字号:T|T

摘要:火车站建在城市的中心,在国内并不多见。25年来,这深刻地影响了“火车拉来的城市”石家庄,也影响了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很多年来,石家庄人逛街集中在火车站东西两侧的中山路。

气派,是因为和之前有所对比。“更早的火车站,在大石桥那边,说是车站,就是几个大棚子,非常非常落后。”冯建君说,“走了全国那么多地方,直辖市、省会城市,当时就想,石家庄真该有个像样的火车站。”

1987年夏,石家庄火车站落成,咖啡色的外观让冯建君眼前一亮。他拍下了第一张火车站的照片。

在很多石家庄人看来,有了像样的火车站,整个城市像是提升了一个档次。那些年,正是新华集贸市场、南三条批发市场发展最快的时候,两家市场都入选“中国十大小商品批发市场”。

“新中国第一百货”——人民商场离火车站不远,加上1990年代中期建成的东方购物中心和华联商厦,火车站区域自然成为了石家庄的商业中心。

公交车,最初有1路和5路,后来车多得进站都要排队,站台都盛不下等车的乘客。

20年前,高宪曾经开过中巴车。“那时候,中巴车是招手停的,沿着中山路走,到火车站基本都挂不上二挡,没几步就有客人。”高宪说。

商业发达起来,车站的客流量也逐年增大。伴随着这些,站前广场不断扩大面积,20年来改了又改,直到最终,已经没有更多的面积扩充。

在这个冬天,曾经的地下商场又出现在冯建君的取景器中。当年利用地下人防工程开发的地下商场,曾被寄予厚望,“就是因为看中了火车站的人多。”

“包子,饺子,牛肉拉面……”现在,地下商场入口处被一家快餐店占据,大喇叭24小时招徕着生意。“都是在沾火车站的光。”冯建君按下快门,说。

火车站,城中心

戴着小红帽的老张,突然出现在冯建君的镜头中,“来!给我拍一张。”

老张今年62岁,退休以后,做起了报纸投递的工作,每天下午的空闲时间,就用来在火车站广场售卖当天的报纸。“我家在二中那边,每天骑自行车过来,20分钟。到新客站,还不知道怎么走……”

冯建君也不知道该坐几路公交车,“平时很少去那边”。

冯建君说,石家庄人习惯了以火车站为城中心的生活,离火车站越远,就越接近郊区。这里的地价更高,房价更高;这里有最多的公交线路,这里也最难打车,这里也几乎天天堵车。

“外地人觉得石家庄很小,因为他们下火车,就在中心,去哪儿都近,而且越走越偏,越不繁华。”高宪说,“显得这城市很没内容……石家庄这些年建了那么多高架路和立交桥,很多外地人根本没机会看到。走的时候还说呢,你们石家庄连个立交桥都没有啊?”

责任编辑:王丹 关键字:那些年我们石家庄老火车站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