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住建委称难以联系倒塌住宅建筑商

扫描到手机 置家关注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徐杰 发布日期:2012-12-19 11:28 字号:T|T

摘要:到底是房屋质量本身就存在问题,还是日常使用疏于管理?或者是当初设计的标准过低?宁波住宅楼倒塌的根本原因,目前仍然是一个问号。

到底是房屋质量本身就存在问题,还是日常使用疏于管理?或者是当初设计的标准过低?宁波住宅楼倒塌的根本原因,目前仍然是一个问号。

昨日(12月18日),在宁波市江东区徐戎三村2幢已经倒塌的住宅楼废墟旁,测绘人员正在干冷天气下测量3幢的倾斜度和沉降度。“高度是16.3米,倾斜54毫米,倾斜度允许误差是千分之七,虽然算出来是千分之三,达到标准,但并不意味着不算危房。”测绘人员向记者解释称,倾斜度只是危房鉴定的指标之一。

17日,宁波市住宅楼倒塌事件初步调查原因公布后,引发业内外广泛关注和质疑。宁波市住建委副主任叶继松昨日向记者表示,目前专家意见还没有出来,事故具体原因还未形成,政府部门态度很明确,是谁的责任就处理谁。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宁波市住建委此前的通报,倒塌的徐戎三村2幢由宁波市房地产公司开发,宁波市房屋设计所设计,上部结构由上虞县梁湖建筑公司施工。然而,这家名为“上虞县梁湖建筑公司”的建筑商却一直未现身。

事故初步原因引争议

事发当晚,宁波市住建委向媒体发布初步调查结论称,因为该楼房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按照当时规范,底层承重砌体结构不设防潮层,且由于使用过程中,散水破坏严重,造成砖基础长期处于雨水浸泡,使墙体潮湿,引起承重墙体风化严重,导致底层墙体强度不足引起倒塌。

宁波市住建委公布调查原因后,引发业内外广泛讨论。杭州鼎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刘楚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防潮层主要是为了防止地面以下土壤中的水分进入砖墙而设置的材料层,实际上在上世纪70年代,根据我国建筑有关规划,防潮层作为主要指标规范之一,已经在房屋施工建设中运用。

对于宁波市住建委公布的初步调查原因,浙江大学建工学院建筑系教授、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所副所长余健则认为,防潮层的缺失,不可能导致住宅楼整体性倒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少普通民居都未设防潮层,而且按照有关建筑施工规范,防潮层是必须设置的。

刘楚认为,徐戎三村2幢出现倒塌,可以判断的是住宅楼的承重体系已经遭到破坏,原因或是内部建造因素,也有可能是外部震动因素等。早期砖混结构类似于搭积木,整体性较差。刘楚提醒,同一批次的房屋可能产生连锁反应,房屋结构类似的住宅楼居民都应予以足够警惕。

昨日,宁波市申明称,关于徐戎三村居民楼倒塌的原因,并非最终结论。省、市已邀请权威专家组成调查组,对房屋倒塌原因开展全面调查,一旦形成调查结论,将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