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床”变身“农用地” 报批拍卖给商家建楼盘(3)

扫描到手机 置家关注 来源:新法制报 发布日期:2012-12-18 08:19 字号:T|T

摘要:上饶市余干县玉亭镇锞岭村徐湾村旁的陈道港,本是一条四五十米宽的河流,周边农田靠它灌溉。随着岁月变迁,河床变得又臭又脏,县政府在2009年底召开专门会议,治理河流。

“2009年底,分管副县长在规划局召开了一个(联席)会,当时有规划、国土、市政、建设、水利,称要把陈道港、高家港、孟家湖(音)等这些河流进行治理。”张绿浪说。

“就在这次拍卖给开发商之前,(陈道港)河床仍然是四五十米宽,是河滩。”张绿浪不经意间说道。

“因为(陈道港)上游只有5米宽的涵洞,之前是起到蓄水排涝作用,现在上游成了居民区,(陈道港)就变成了城区的排水。城区的排水就不需要这么宽,(2009年底治理河流的会议)当时就说,下游有8米宽就足够了,下面的污泥要挖,最起码要挖到5米。”

怎么成了农用地?

经批准,同意余干将洪家嘴乡严溪村、东升村、玉亭镇牌岗集体农用地32.4829公顷(其中耕地32.2378公顷)转为建设用地……

“当时考虑到这块土地节省下来了,就把这个地依法拿去报批,再进行拍卖。同时考虑到城市建设没那么多资金,拍卖后就要求开发商把这个沟无偿做好,并无偿做好水渠两侧的挡土墙。”张绿浪解释。

如张绿浪所说,四五十米宽河床收窄后“节省下来的土地”在2010年获得江西省国土资源厅批复:经省政府批准,同意余干将洪家嘴乡严溪村、东升村、玉亭镇牌岗集体农用地32.4829公顷(其中耕地32.2378公顷)转为建设用地……

只是在这份批复当中的“农用地”,并没有留下陈道港河床的影子,同时给当地百姓留下了“河床怎么就成了农用地”的质疑。

张绿浪解释称:“如果有水面就可以养殖,(河床)高的话就可以耕作,那么这个(陈道港)是既不能养殖,又不能耕作。全国1987年国土部门搞了一次 土地详查,详查图上这块地就变成了未利用地。余干县2006年编制的总体规划中,城区内不存在河流、耕地,到时候河流都要填掉去。有的老百姓不明白,所以 现在,这个陈道港也不是河流。”

在当地百姓看来,即使目前开发商拓宽了“水沟”,也难以掩盖河流消失的真相。

尽管开发商口口声声称地是拍来的、合法的,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其《建设用地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都是2012年10月11日审批的。

也就是说,2011年下半年开工建设的楼盘,在一年之后才获得规划手续。

“我们是未批先建,已经交了8.2万元罚款。”汤管清承认违规,并出示罚款发票称,“我们很早就做了计划,有个时间,有个过程,所以手续后来补的。”

相关阅读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