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网店“双11”尴尬:销售额50万只赚千元(2)

扫描到手机 置家关注 来源:东方早报 发布日期:2012-11-19 08:23 字号:T|T

摘要:为了“双十一”,整个团队都在加班工作,当天销量创下了50万的纪录,但除去折扣、提成和人工成本,可能只赚了不到1000块钱。”

预售模式的黄金个案

张勇显然还是保守了一点。

2012 年11月11日零点,杭州华星时代大厦灯火通明,这里是阿里巴巴的总部,数百名员工为“双十一”通宵工作。零点刚过60秒,就有1000万人涌入了天猫和 淘宝网。“这个是很难想象的。随后第二分钟我们完成了1亿元,这个数字比去年有大幅度的跨越,去年是8分钟过了1亿,今年2分钟就完成第一个亿,成交也一 路飙升。”张勇回忆称。

10分钟后,支付宝交易额度已经达到2.5亿元,数据此后一路攀升,截至11日13点半,交易额就突破了100亿元大关。

在 华星时代大厦总部监控数据的张勇发现,支付宝在11月11日当天经历了三次数值高峰。“第一个高峰是零到2点,第二个高峰是上午10点以后,第三个高峰是 新闻联播以后,特别是晚上8点半以后、9点到11点半之间,我们又达到一个非常好的高峰,造就了我们这一天最后的结果。”张勇透露。

最终,支付宝在11日的总交易额达191亿元,其中天猫132亿,淘宝59亿。同去年相比,增幅超过600%,而同2009年首次“双十一”相比,则翻了400倍。

191 亿究竟意味着什么?根据国家统计局数字,今年10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934亿元。以此计算,10月每天零售总额为611亿元,这意味着阿里巴 巴“双十一”狂欢节销售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2%。此外,上海395家主要大型商业企业和旗下5000多家网点在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的营业总收 入是64亿元,尚不足阿里巴巴11月11日当天销量的三分之一。在购物天堂香港,8月份日均零售额也不过9.3亿元人民币,阿里巴巴“狂欢一天”的交易额 相当于香港三周的零售额。

抛开完美的销售数据,天猫总裁张勇更看重的是本次“双十一”兴起的商业形式——预售模式,“我们希望借着今年的 ‘双十一’来推出C2B模式(电子商务模式的一种,即消费者对企业customertobusiness)的一个雏形,就是预售。所谓预售就是先有销 售订单,再有生产,再有运输,再有流通,最后实现销售。这样就保证了在这个环节里面的生产成本或者流通成本能够降低,流动资金的周转天数能够大大加快。”

“预售模式并不是一个新概念,这几年很多人都在讨论。”田宇告诉早报记者,“但是它长期还只是一个理想模式,缺乏个案。”2012年的“双十一”为预售模式提供了个案。

茵 曼是广州一家主打棉麻服饰的女装品牌,2012年“双十一”促销期间,其以5700万元的额度力压ONLY等知名品牌成为天猫平台上销售最高的女装品牌。 谈及这一成绩,茵曼总经理方建华数次表示“意想不到”。“这次参加‘双十一’,在营销模式上,我们还是做了创新,也采取了预售。在‘双十一’之前一个月, 我们只是有样衣,用什么面料、辅料,然后把所有的细节展示到网上,通过天猫预售平台接受买家预订,结果一款羽绒服和另一款服装卖了两万多件。”方建华透 露,“消费者认为好的,那我们就拿来生产,所以我们不是盲目地生产,这个就很好地解决了我们以往的传统零售模式、销售模式,而是完全根据顾客的需求和消费 者的需求。”

两款样衣带来两万件的订单,这就是让天猫总裁最满意的预售制度。“我可以透露一下预售模式的成绩,这只是摘出了一小部分,就是 我们在‘双十一’当天,通过预售模式,卖掉了东北有机大米14万斤,新疆的阿克苏有机苹果2.4万斤,卖掉整车2100辆,家居建材类58万件,数码家电 类10万件。”张勇透露。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1111促销小网店小网店不赚钱电子商务困境

相关阅读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