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没结成 俩老人分手争房产

扫描到手机 置家关注 来源:京华时报 发布日期:2012-10-24 08:50 字号:T|T

摘要:65岁的张先生与62岁的刘女士非婚同居多年,本想搭伴养老的两人,却因孩子不同意和生活矛盾分手,此后又为同居期间购买的两套房打起官司。

65岁的张先生与62岁的刘女士非婚同居多年,本想搭伴养老的两人,却因孩子不同意和生活矛盾分手,此后又为同居期间购买的两套房打起官司。昨天记者获悉,海淀法院判决其中一套房屋归张先生所有,另一套房已被低价出售,房款归刘女士。

张先生称,他与刘女士1996年相识,由于刘女士的儿子不同意两人结婚,他们便于1999年住在了一起,但一直没有办理结婚登记。2000年,为了跟刘女士的儿子分开住,他出资以刘女士的名义购置了一套房屋。2006年,他又出资以刘女士名义购买了一套房屋。由于刘女士有北京户口,所以这两套房屋的购房手续都是由刘女士负责办理。

2011年5月,刘女士突然提出分手。张先生通过其他途径得知,刘女士早在2011年1月就将位于朝阳区的房子转移至朋友金某名下,并于2011年5月,以金某名义将该房出售。2011年8月,刘女士将位于昌平的房子换锁。

张先生请求法院判令刘女士交还卖房钱,将位于昌平的房屋判归他所有。

刘女士认为,两套房屋是她与张先生同居期间购买,应归双方共有。两套房都是贷款购买,位于昌平区的房屋她支付了首付款87万。两房屋还贷期间她多次被银行起诉,但张先生却对此不予理睬。她为了还贷,才降价变卖了朝阳区的房子。

法院经审理认为,尽管涉案两套房屋登记在刘女士名下,但根据张先生提供的证据能证明是张先生出的钱,因此两套房屋属于同居期间的共同财产。张先生对购置两套房产提供了自己出资以及收入的相关证据,而刘女士未能举证,因此法院认定,在购房出资方面张先生的贡献大于刘女士。刘女士在未征得张先生同意、未通知张先生的情况下,私自将朝阳区房屋出售,且出售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与常理相悖。法院判决昌平区房屋归张先生所有,刘女士协助张先生过户,并腾退该房。刘女士出售朝阳区房屋所得购房款项归其所有。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老年人婚姻婚房官司

相关阅读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