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四大地产商现接班难题 无力二次创业?(2)

扫描到手机 各地楼市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日期:2012-10-14 09:22 字号:T|T

摘要:今年以来,这“四大天王”进入了二代甚至三代接班期,公司内部出现的管理问题以及地产界竞争的白热化等问题,正在考验着这些接班人。“外界并未摆脱对这些地产巨头创业者的依赖和信心,这些快要退休或已退休的才是公司的灵魂人物。”

接班人开拓力度不足

上述长期为香港企业提供公司治理咨询工作的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这“四大天王”均没有引入经理人管理,接班者直接从父辈手上接过全盘生意,但父 辈多年以来积累下来的人脉资源却无法通过传承得到。“纵观这四大房企的创业和发展过程,香港独特的地产界发展土壤注定了政商人脉资源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此外,他指出“灵魂人物过于年迈,而接班者开拓力度不足”这种青黄不接的情况是四大地产巨头的通病,他评论称接班人早已过了二次创业的最佳时段,“守业事业未竟,也无能力二次创业。”

事实上,李嘉诚、李兆基与郑裕彤已年过八旬。在接班者中,新世界发展的郑家纯已64岁,新鸿基地产的郭氏三兄弟也年过半百,长江实业的李泽钜和恒基兆业的李家杰年龄也接近50岁。

近年来,香港地产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少,而“四大天王”早早在内地布局蛰伏。尽管如此,面对内地房企群雄逐鹿的激烈竞争,四大地产巨头明显开拓乏力。

记者从上述四家公司了解到,他们在内地仍保持着港资房企惯有的长期发展的谨慎策略。“与内地动辄每年数十个项目相比,这些资金优势明显的港资房企每年保持新开发的项目少则三四个,多也只是7个左右。”长江实业深圳项目副总经理向记者指出。

与内地房企快速周转的模式不一样,虽然“四大天王”发展较稳健,但如果内地地产整体发展平稳,四大天王的优势很快就会消失。“这是留给‘四大天王’接班者的一大难题,发展得过快风险过大,发展过慢有可能优势不再。”上述企业管理咨询人士分析。

在“四大天王”中,新鸿基地产在内地的布局和发展势头被业界认为“最为逊色”。该公司在近期的业绩发布会上宣布“短期内亦无计划扩展其他城市市场”战略,该举动被外界认为有意收缩内地战线,并指“新鸿基将在城镇化发展机会中缺位”。

新鸿基地产内地事业部人士向本报记者分析,该公司在内地的项目原本也不多,而且贡献主要来源于华南和华东,本想发展西南、华北城市,但由于“管理本地化”的难题一直未解决和品牌发展路线不清晰,甚至涉及家族兄弟的争斗等多方面因素,其内地事业未能发展顺利。

在四家巨头中,长江实业和新世界在内地的土地储备量最多,分别占有两千万左右平方米土地,而恒基兆业地产在内地也有上千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量。“足够新世界未来10年发展。”这是新世界发展接班人郑家纯的判断。

有分析指出,这四家地产巨头不仅在土地储备上落后于内地同行,而且这四家地产巨头的净资产收益率远远不如中海地产、保利地产等内地房企。

 

责任编辑:薛腾飞 关键字:香港四大地产商富二代企业接班人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