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调控陷入两难:左手“限购” 右手“放开户籍”

来源:新京报发布日期:2011-04-19 18:34字号: T | T

仲夏购房季 生态宜居楼盘助您清凉度夏 石家庄置家网

摘要: 石家庄市出台《石家庄市公安局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即日起,凡在省会县城以上城区(含小城镇)稳定居住6个月以上或购置住房的,均可申请登记为城镇户口,免收城镇建设增容费和其他各类费用,另外,户口迁移受理、审批正常情况下……

石家庄7月新盘推荐

  石家庄市出台《石家庄市公安局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即日起,凡在省会县城以上城区(含小城镇)稳定居住6个月以上或购置住房的,均可申请登记为城镇户口,免收城镇建设增容费和其他各类费用,另外,户口迁移受理、审批正常情况下五个工作日即可完成,与以往相比,时限大大缩短。(3月2日《燕赵都市报》)

  笔者认为,限购令绝不是简单粗暴地将住房“一限了之”。出台限购令原因有三点:一,表明政府调控楼市的决心,即“让将房价控制在合理水平”。限购令作为楼市调控手段之一,最终也是为此目标服务;二,限购令直接打压的对象是投机炒房者。限购令出台将加速炒房资金离场,对那些准备进入炒房一族的潜在炒房客予以震慑作用,从而挤出城市所存在的房价泡沫;三,为保障房建设赢得时间。2010年保障房开工590 万套,今年这一数字将提高到1000万套,未来5年新建保障性住房更是达到3600万套,覆盖率达到20%。如果这一连串数字能够顺利实现,将大大缓解住房供给的需求,尤其是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问题。

  但有一个问题随之而来,地方政府能否按照国家要求将楼市调控执行到底?

  从目前出台的20多个限购令城市来看,越是经济发达一线城市,其限购令细则力度就愈发严格,如北京。而一些二三线城市,如济南、贵阳、哈尔滨等在严厉程度上均打了折扣。

  以笔者所居住的城市——石家庄为例。当目前为止,石家庄出台限购令已有一周有余,和规定的2月28日为房屋备案大限之前每天400套左右的成交量相比,时间步入3月后,石家庄楼市成交量明显下跌。3月1日,2日,楼市成交量仅为78套,75套,住宅成交量更是惨不忍睹。究其原因,除了当前是传统销售淡季这个因素外,限购令无疑成为造成近期成交量大跌的“元凶”。

  本地家庭禁购第三套,外地家庭禁购第二套的限购细则对于以“刚需”为主导,投资炒房者所占比例很小的石家庄房地产市场来说,真正意义上符合限购标准的购房者,在数量上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而且,石家庄版限购令在力度上本身偏“软”。这一点,从其限购范围便能看出。石家庄限购范围仅为本市市内五区、高新区,并不包括正定新区在内的周边郊县区域。

  就在限购令出台不久,石家庄全面施行新的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其中规定:“省会县城以上城区(含小城镇)稳定居住6个月以上或购置住房的,均可申请登记为城镇户口”。有网友戏称这是史上最为宽松的城镇户口落地政策。

  一边是限购令实施还没多久,另一边便迫不及地降低城镇户口门槛。其目的不言而喻,即让那些“被限购”的购房者“合法化”。说白了,就是将限购令对本地房地产市场影响降到最低。

  有一个组数据可以解释上述“怪状”原因所在:“2010年浙江省房地产开发完成总投资达3030亿元,同比增长34.4%,房地产投资对全省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5.5%。五年间,房地产销售税收入1568亿元,占全省地税收入比重达21.5%。”

  正是由于近十年来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快速发展,小到百姓大到央企,一股脑儿的涌入这个“暴利行业”。在房地产对当地无论是GDP还是税收收入贡献率不断攀升的大背景下,各地方政府也乐于出台政策积极扶持房地产行业发展。反观的随着限购令的出台,一旦造成成交量持续萎缩,对于当地房地产市场发展肯定会带来负面效应,从而大大影响到地方政府GDP增速。

  笔者认为,楼市调控应继续坚持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入手。一方提高投资投机者购房门槛,另一方面加大保障房供应,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消除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性,对于执行不力的地方政府官员坚决实行问责制,最终使得房地产市场彻底走出“越调越涨”的怪圈。

  • 支持支持0票
  • 努力努力0票
  • 雷人雷人0票
  • 无聊无聊0票
  • 难过难过0票
  • 愤怒愤怒0票

热点楼盘更多..